崴脚也会导致死亡,下肢深静脉血栓不容忽视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2018-10-16 13:40:01   点击数:
  编者按一个平日里健健康康的年轻姑娘,因为崴了脚,几天之内便陷入昏迷,12天就离开了人世。日前发生在北京的一则新闻令人唏嘘,但也并不意外,因为她最终的死因是凶险的肺栓塞。

从这次受伤的经过看,这位年轻女性曾自述在脚踝扭伤后,软组织肿胀伴强烈胀痛,从扭伤的脚踝处一直延伸到小腿肚,脚尖出现麻痹感,这样的症状就提示了她受伤的下肢极有可能形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那么,到底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VTE)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疾病,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

创伤骨折患者更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

德国科学家Virchow提出了“血栓形成三要素”-维柯氏三角,即静脉循环瘀滞、血管内皮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对于创伤骨科患者来说,患者情况复杂,覆盖了维柯氏三角的各个方面:

1、患者创伤组织损伤及炎性反应造成凝血系统应激性改变;

2、肢体制动致血流瘀滞;

3、创伤致下肢血管损伤;

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会引起肺栓塞,严重者导致死亡。

肺动脉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种类为肺动脉血栓栓塞(PTE),栓子通常来源于下肢和骨盆的深静脉,脱落后通过循环到肺动脉引起栓塞。肺动脉栓塞病情危重,可突发心跳呼吸骤停而死亡。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为突发胸痛、胸闷、呼吸困难与发绀,严重患者可出现休克,其病死率为30%。急性大面积肺动脉栓塞是患者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

作为麻醉医生,常常在术前访视时发现患者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这类患者又该如何处理?

推荐对所有创伤骨科患者进行血栓风险评估及筛查。术前确诊DVT患者行急诊/限期手术前需置入下腔静脉滤器。

对于术前确诊DVT骨科创伤患者,根据患者是否需要“急诊或限期手术”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对于需要急诊手术患者建议放入下腔静脉滤器后手术。不管患者选择何种治疗方案,无抗凝禁忌症的患者均需采取抗凝治疗。

什么是下腔静脉滤器(IVC)?

下腔静脉滤器是为预防下腔静脉系统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而设计的一种装置,下腔静脉滤器可以为术前确诊DVT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保驾护航。在选择滤器时,应尽量选择临时性或可取出滤器,以降低由于滤器长期置入引起IVC阻塞的概率。

术前预防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的指征

1.严重创伤,伴有或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包括:(1)闭合性颅脑损失;(2)脊髓损失;(3)下肢多发性多骨骨折。

2.临界性心肺功能储备伴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3.慢性肺动脉高压伴高凝状态。

4.高危因素患者,如长期制动、重症监护患者。

术中注意事项

手术中在摆放体位时要当心滤器移位和折断。

滤器向下移位时,大多无临床意义。移位至髂静脉或误放于髂静脉的滤器偶尔可引起髂静脉阻塞。滤器移位至右心时,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滤器折断则较少见。若滤器折断后不会引起构件脱落与游走、滤器位置稳定、不会出现刺破血管等其他并发症时,可在规范抗凝前提下严密定期观察,否则,应设法经介入或外科手术将滤器取出。

术后处理

一般术后2周左右,超声或造影检查未发现滤器中有较明显新鲜血栓时可安排取出。有研究表明,放置可取出的下腔静脉滤器联合抗凝治疗严重肺栓塞患者,并不能减少患者肺栓塞复发的风险,因此,对于无抗凝禁忌症的患者,滤器取出后可单纯抗凝治疗预防肺栓塞。

邹鲁

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
治疗白癜风最佳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jbby/10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