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一说到血管瘤,很多家长对此表示忧心忡忡:“孩子的病能不能治?”、“孩子身上的血管瘤被抓烂了怎么办?”、“听说滴眼药水可以治好血管瘤,那么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做手术了?”.....类似的疑问有很多,但大多数爸爸妈妈对血管瘤并不了解,害怕自己的孩子“毁容”,甚至对以后生活造成影响,病急乱投医,花了许多冤枉钱,结果病情不见好转。于是家长便把责任放在了医生身上:“医院看病,为啥孩子的病没出现好转?”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实,这些并非医生的责任!医院看病不见好转,并不是说医学没进步,也不是说医生不行。而是某些家长在不了解医学常识上,病急乱投医,反而变本加厉地加重了患者病情!医院专家所说:“不了解这些血管瘤常识,你又怎么去选择适合孩子的治疗方案呢!”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血管瘤而言,
我们需要了解哪些常识呢?
一、什么是血管瘤?
血管瘤是由胚胎期间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常见于皮肤和软组织内的先天性良性肿瘤或血管畸形。简单点说,就是因扩张的皮肤毛细血管聚集在皮肤的某处增生所致,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改变(或是消退)。
二、血管瘤分为哪些类?
1)草莓状血管瘤(又称毛细血管瘤)
时间:一般于生后1个月左右出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1~2岁内长到较大限度而逐渐缓慢消退;
症状:边界清楚,质地柔软,呈草莓形状,颜色为红色、紫红色,压之可褪色;
位置:身上任何部位均会出现,以四肢、面部、颈部、躯干较为常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
2)海绵状血管瘤
时间:生后或生后不久发生,也有于1岁后才发病的;
症状:增长缓慢,呈圆形、扁平或不规则形状,为大小不等的、柔软的、高出皮面的隆起肿物,挤压后可缩小,有弹性;
位置:好发于头皮和面部,常常累及口腔、咽颊粘膜处。
3)混合性血管瘤(顾名思义,是由两种或是两种以上不同类型血管瘤混合而成的)
时间:任何年龄段都有可能发生;
症状:初期可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小红斑,与草莓状血管瘤相似。之后随表面血管瘤的发展,同时会侵入真皮和皮下组织,皮下侵犯的范围可超过表面病损面积,形成隆起的包块,形态不规则,多见于面部及四肢。
位置:面部,口腔,头部,颈部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4)肝血管瘤(又叫肝脏血管瘤或肝内血管瘤)
时间:任何年龄群体都可能发生,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30~60岁人群,女性多于男性;
症状:肝血管瘤发展缓慢,瘤体小时可无任何症状;当肿瘤增大至直径5cm时,会有少数患者出现非特异性的腹部症状,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腹胀、腹痛、食欲减退、恶心等;
位置:肝脏部位。
三、血管瘤能否自行消退?
临床上确实有部分血管瘤,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会自行消退。但是这个比例不超过3%,大部分的血管瘤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加重病情,因此早期的发现对决定治不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四、血管瘤常见危害有哪些?
1)影响美观
血管瘤虽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大部分不会自己消退,只会无限制的生长,影响美观,引起畸形。
2)引起感染,留下疤痕
婴儿皮肤脆弱,又没有正常皮肤保护,所以来回摩擦容易造成破溃出血,一旦血管瘤出血,不容易止血,创口经久不愈,容易引起感染,留下疤痕。
3)易危及生命
血管瘤增长迅速,富有较大的侵害性,人体的各个部位:如口唇、眼睑等组织,易被不断扩张的血管瘤组织所覆盖,并向深部组织侵犯,影响到组织功能性!
前文中,我们得知有一部分宝宝的血管瘤到了一定年龄就会停止生长,甚至自行消退。但有些宝宝却不能。为了宝宝的健康以及“颜值”,医生们都会通过各种手术来对其进行控制。而作为家长只有多了解血管瘤的一些常识,才不会病急乱投医,多花冤枉钱,甚至在宝宝护理工作中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您的健康我的心愿———
如果您有关于血管瘤方面的问题
可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科普、问诊、保健、治疗、公益、新闻.....
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