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静脉血栓,80的人都不知道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20-9-1 11:42:35   点击数:
  

说起血栓,绝大部分人们还有些陌生,但是提到中风、心肌梗死等这些不仅会致残、更会致命的疾病,可能就会恍然大悟!的确,这些疾病的元凶就是血栓!那么究竟什么是血栓呢?其实所谓的血栓,就是流动在咱们身体里的血液,因为种种原因凝成了血块儿;可别小看这小小的血凝块、它惹的祸可不容忽视!

根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欧洲每年有50万人死于血栓,超过艾滋病、乳腺癌和前列腺癌、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总和。在我们的身边、生活中也会时常有相应的惨案发生:邻居大叔因中风留下了半身不遂的毛病;某青年才俊因突发心梗英年早逝;年轰动一时的北京大学的熊卓为医学教授,因为术后并发症肺栓塞,抢救无效死亡,这都是心脑肺血管堵塞(或栓塞)导致的……

然而,不光动脉会出现血栓,静脉也一样会出现。由于静脉血栓发病较为隐蔽,不容易被及时发现,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那么如何发现“隐形杀手”静脉血栓呢?这就需要人们平时多注意观察身体的细微变化,及时让医生治未病。

静脉血栓的症状是什么呢?

01

下肢肿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典型症状是下肢肿。这是由于深静脉血栓后回流不畅,动脉血继续向远端充盈,患侧的腿就会肿起。如果对侧肢体没有血栓,或血栓不像另一侧那么严重,则会形成不对称的下肢肿胀,长期肿胀,可以引起肢体乏力,导致劳动能力下降,甚至引起皮肤破溃,经久不愈。

02

疼痛患者可能出现胀痛,这种疼痛也是血液回流不畅引起的,而卧床休息或抬高下肢时可以缓解这种胀痛。在大多数情况下,静脉血栓引起的疼痛经常合并肿胀、发红等,但有时也会单独出现。然而不幸的是,血栓造成的疼痛会容易被误认为是肌肉痉挛或拉伤,这就是为什么这个问题很难被确诊和特别危险的原因。血栓引起的疼痛会在你走路或把脚向上弯曲时发作。如果腿部肌肉痉挛部位周围的皮肤变热或变色时,就需要去看医生了。

03

部分患者偶有发热、心率加快,甚至呼吸困难静脉血栓如果漂流至肺部,就会形成有潜在致命威胁的肺栓塞。肺栓塞是一个进展很快的病,但诊断率非常低,可由完全没症状到突然猝死。上面提到的北京大学的医学教授就是因为肺栓塞猝死的,肺栓塞症状组合不一而足,最多见的仅仅是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特别是在运动、劳累后。

其实更大一部分患者并没有明显不适感觉。有关资料统计显示:80%的静脉血栓栓塞发病前都没有症状,一旦发病往往情况就很凶险了。常见的症状如隔壁老王,得了下肢静脉血栓,还像没事人一样,啥感觉没有,该吃吃,该喝喝,当然,该搓麻将的继续搓麻将……然而某个时候---譬如搓完麻将后起身去厕所,突然晕倒,医院就离开了长年累月战斗的麻将桌,再也没有回来……

哪些是高发人群呢?

这得从血栓形成的机理说起,19世纪Virchow提出: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瘀滞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根据流行病学病因调查表明,几乎所有住院患者至少存在1个及以上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如创伤病人、肿瘤患者、手术患者、高龄人群、吸烟者、肥胖者、长时间住院患者等,都是高危因素;教师、司机、售货员、手术医师、长时间静坐、玩电脑等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血流缓慢,形成血栓的风险相对较大;怀孕女性在怀孕期间、产后4-6周内,这个时期她们体内雌激素水平较高,可能会使血液更容易凝结,同时扩张的子宫压迫髂静脉,也会减缓静脉的血液流动。有一个专业名词“经济舱综合征”,就是指长时间乘坐经济舱(不仅是经济舱,可以代指狭小空间)的乘客,由于空间狭小,不方便活动及缺水等,下飞机时突然胸闷、晕倒,甚至猝死,大部分都是肺栓塞;另外遗传也是高危因素,如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缺乏等。骨科住院患者总体发生率为25.5%~50%,重症监护病房、慢阻肺、肺癌、老年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达10%~30%。

以上这些高危人群一旦出现腿部肿胀不适感(包括踝关节和足部)、疼痛或者压痛、腿部有明显的颜色改变(如暗红、青紫)、腿部皮肤温度上升、有浅静脉扩张等情况,就应及时检查,除外静脉血栓形成。

防血栓就要动起来!

1

时刻保持防栓意识

在思想上认识、行动上重视,是预防血栓的首要措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少食肉类、油炸食品。如果太过油腻、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吃得过多,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升高,容易增加静脉血栓的发生风险。

2

最重要的就是动起来

年10月13日为第五个世界血栓日,主题是:栓不住,动起来。坚持定期的规律运动能让血管更强健。如果长时间(4小时)保持同一个姿势不动,肌肉不收缩,小腿失去了“肌泵”等功能,如经济舱乘客,其实不管你是乘飞机、公共汽车、火车或汽车,只要当你一直坐在狭窄的座位上,没有四处走动,容易导致下肢血液回流不畅,甚至形成血栓。因此,一定要隔段时间就有意识地走动走动,如受条件限制,也可做勾伸脚尖,增加肌泵功能,也可配合提肛运动,对盆腔静脉回流很有帮助。

趾屈和背屈运动

内翻/外翻

踮脚运动

3

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利于血液流动起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就是这个道理,快速流动的血液很难凝结在一起,稀释血液可以减少血栓风险。

4

针对病因做好预防

高危人群应做长期预防,根据危险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分级预防措施:危险因素低的可以采取一般性预防措施,危险因素高的要采取包括抗药物凝药和机械性方法并用的预防措施。病人在卧床或休息时,可以将双腿抬高15-30度,有利于静脉血液的循环,对预防有一定的好处。术后患者只要身体情况允许,也应该尽早下床活动,必要时穿医用压力抗栓带预防血栓形成。

5

做好易栓体质患者筛查工作

有些血栓患者具有家族性,预防工作更有必要,即使没有血栓病史的家属也必需筛查,必要时每年检查一次,血栓筛查的成本相对较高,只要条件允许,尽可能做全面筛查,如深静脉超声检查、蛋白C、蛋白S、抗凝血酶Ⅲ缺乏的易栓症的筛查等。

防治血栓刻不容缓

张永臻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

济宁医学院兼职副教授

专业特长:动脉粥样硬化闭塞、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静脉曲张、胸腹主动脉瘤、夹层、颈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等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坐诊时间:周五

文章已于修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cs/114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