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
血栓的不良后果是急性肺动脉栓塞(PE)和血栓后综合征(PTS),它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为了避免或减少PE、PTS的发生,DVT患者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早期规范的治疗及慢病管理。
那么关于DVT,哪些常见问题需要注意呢?
1.急性DVT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有三方面因素:a.血流缓慢:久坐、长期卧床、血管受压迫狭窄等会导致静脉血流缓慢;b.血液高凝状态:大手术后、口服避孕药、恶性肿瘤、易栓症等;c.血管内皮受损:中心静脉置管,骨折,血管受损等;
2.DVT的临床表现?
急性DVT常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下地行走时症状明显加重。体检时发现患肢凹陷性水肿,小腿腓肠肌压痛等。
3.DVT的分期:
DVT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指发病14天以内;亚急性期指发病15-30天;发病30天以后进入慢性期;急性期DVT更容易导致PE发生。
4.DVT如何治疗?
确诊DVT后若无明显出血风险,需尽早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进一步蔓延。另外急性期DVT可进行微创介入手术,预防PE并清除血栓,开通血管。
5.DVT需要吃多久抗凝药?
需要根据DVT发生的具体原因而定,对于由于手术或一过性非手术性因素导致的DVT或者PE建议抗凝3个月;无明显诱因导致的至少抗凝3个月,应评估延长抗凝治疗的风险获益比,来决定是否继续抗凝;对于恶性肿瘤、易栓等因素导致的建议长期抗凝。
6.慢性DVT该如何治疗?
慢性期血栓已机化,无法清除,需根据具体症状及血管造影情况决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根据专科医生建议决定抗凝治疗时间,另外还可选择一些辅助治疗:物理治疗和口服静脉血管活性药物。物理治疗:加压弹力袜和间歇气压治疗,促进静脉回流。
口服静脉血管活性的治疗,如:地奥司明片、迈之灵等,能促进静脉回流,减轻患者肿胀、疼痛;增加静脉血管张力,保护血管壁等作用。
如下肢反复肿胀溃疡,有条件者也可行血管腔内治疗,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开通闭塞血管。
7.慢性DVT会发生致死性肺栓塞吗?
慢性血栓往往牢固地粘附于血管壁上,不容易脱落,发生肺栓塞的风险极小。如果血浆D二聚体检查阴性,可排除有新鲜血栓。
8.慢性DVT患者的日常保健?
适当运动有助于侧支血管的建立,推荐步行锻炼,休息时抬高下肢。坚持穿医用弹力袜,预防血栓后遗症,多饮水,降低血粘度。
饮食最好以低糖,低盐,低脂为主。
9.DVT患者可以怀孕与哺乳吗?
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活动减少,增大的子宫压迫血管,这些因素均导致血栓的风险增加,如果怀孕期间发生了DVT,需尽早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孕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是安全的,因其不通过胎盘屏障;华法林及新型抗凝药拜瑞妥,孕妇均禁忌使用。
哺乳期使用各类抗凝药物均需停止哺乳,因绝大多数抗凝药物会通过乳汁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