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重在预防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20-11-17 2:41:52   点击数: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DVT的主要不良后果是肺动脉栓塞和血栓后综合征,它可以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死亡。

一、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1.近期接受大的手术、外伤,骨折等,需要卧床制动的患者;

2.长时间静坐不活动,如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火车的过程中或长期坐在电脑前面,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3.女士在孕期及产后,口服避孕药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4.高龄、肥胖、家族史、长期吸烟等,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5.此外,恶性肿瘤及接受肿瘤治疗(激素治疗、化疗或放疗)的患者同样是血栓的高发人群。

二、深静脉血栓的症状

血栓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

·在脑部血管产生就导致脑梗;

·在冠状动脉产生就形成心梗;

·在肺部血管产生就导致肺栓塞;

·在下肢血管产生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下肢最多见。其中一半以上的患者没有症状;而发生于下肢的血栓主要有小腿肿胀、疼、压痛、皮肤温暖等症状。下肢的血栓一旦脱落,随血流漂移,也可导致肺栓塞、心梗、脑梗等,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晕厥等症状,甚至猝死,严重威胁生命。因此对于深静脉血栓应重在预防。

三、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措施

1.早期运动:手术后1~2天卧床期间是深静脉血栓高发的时期。因此在麻药清醒后,患者应该逐渐开始进行下肢的运动操,早期的运动有助于促进下肢静脉血流通畅,从而预防血栓的发生。

2.早期下床活动是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有利措施,下床活动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血流速度,从而预防血栓的发生。

·首先,护士会指导患者坐到床边,双腿下垂;

·等患者适应后,感觉没有头晕、心慌等症状时,您可以下地站在床边,手扶床档,以保证安全;

·等患者适应后,才可以逐步的开始行走。

坐起5分钟-站立1分钟-行走5分钟

注意:为了保证患者的安全,请家属在旁边的时候才能下地,如果感到头晕、腿软、心慌等不适,请立即告知医护人员。患者需要根据自身的体力循序渐进的增加活动量。

3.在患者术后卧床期间,医护人员还会为患者提供间歇性充气压力泵治疗,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

间歇性充气压力泵

4.患者还可以应用弹力袜(弹力袜非长筒袜),因其压力梯度的不同分为各种型号,请一定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

医用弹力袜

5.患者的主管医生也会根据其具体情况给予应用注射或口服的抗凝药物,请一定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6.最后,在术后卧床期间,患者及患者家属还有几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手术后24小时内家属一定不要给患者按摩、揉捏双腿,以防有小的血栓形成,按摩后导致血栓脱落而引起心、脑、肺等部位的栓塞。

(2)尽量不要在床上盘腿坐及翘二郎腿,避免在腘窝下垫枕,这些动作会影响下肢静脉回流,从而增加血栓的风险。

(3)建议少量多次饮水,每天ml左右,多饮水不仅有助于稀释血液,改善血液状态,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稀释痰液,有助于排痰。

(4)患者每天可以用温水泡脚,促进下肢血液回流,注意避免烫伤!(注意:如果患者有静脉曲张或者已经有腿肿、疼痛等血栓的表现时,请禁止泡脚,以免引起血栓脱落。)

医院胸外科(创伤专科)

????门诊位于A区3楼外科诊室区

科室电话????:-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cs/12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