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血栓形成的预防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21-3-24 19:52:54   点击数:
  

静脉血栓性疾病的预防应从去除危险因素着手。危险因素除有病理状态外,尚包括生活因素及各类病理状态的因素,主要治疗原发病及注意预防、阻断因原发病引起血栓形成原因。

⒈饮食与血栓形成的预防

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手段,但饮食结构安排不当与饮食习惯不良,有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而危害健康。多年来研究表明:肥胖与高血脂症是血栓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肥胖的产生,除某些病理因素外,主要与过量饮食、营养过剩有关。由于肥胖有碍行动、故疏于运动,致使血流淤滞;肥胖者血浆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升高,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减少,故体内纤溶活性下降,可促使血栓形成;肥胖者常有高血脂症和高血压,使血管内皮受损,更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危险程度。为此,节制饮食、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限制摄入饮食总热量、适度增加运动以减少体脂,使体重降至标准体重是预防血栓形成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合理的饮食安排主要在于控制总能量的供给,以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其组合应为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与低糖。含高胆固醇的食品很多,应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少用或忌用。

许多食品对防治血栓形成是有益的,应提倡其在饮食组成中的比例。此类食物包括:玉米油、花生油、豆油、菜油、鱼油、洋葱、香菇、黑木耳、紫菜、海带、燕麦、魔芋、豆类制品、核桃、花生、杏仁、瓜子、芝麻等。蔬菜、水果与标准加工的谷物,能提供饮食中有较高的维生素,各类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6、维生素C等,对预防血栓有益。

⒉吸烟、饮酒、饮茶与血栓形成

(1)吸烟。吸烟与血栓性疾病有关。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和尼古丁,可直接损伤血管内皮,致使纤溶受抑、血小板聚集加强,可促使血栓形成。

(2)饮酒。酗酒或经常饮用大量高浓度的酒,往往由于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减少,可以造成出血倾向;少量饮酒则可出现纤维蛋白原与凝血因子Ⅶ浓度降低及高密度脂蛋白(HDL)上调,从而有利于抗血栓;少量饮酒可促进血循环。

(3)饮茶。茶叶中含有茶色素、茶碱及多量维生素C。茶色素有抗凝、促纤溶与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茶碱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因此,适当饮茶预防血栓形成是有益的。

⒊调整心理活动,加强体育锻炼

心理活动能直接影响自主神经与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过分悲痛或激动,机体反应性增高,可促使血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因此,调整情绪,防止大悲大喜及过分激动,保持心情舒畅,都是防止血栓病的必要因素。

体育活动是促进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要素,可消耗热能、消除肥胖、促进血循环,改善血流,因此,适量的体育活动是预防血栓形成的重要措施。

临床上大量资料证实,骨折制动、截瘫、昏迷病人的长期卧床,极易导致血栓形成。这类情况需被动活动关节,改善局部的血流滞缓,且少剂量抗凝剂应用。

作者:医院血管外科孙蓬

来源:好大夫在线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04.27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联系-

官方网站:xueguanwaike.bookoes.org

投稿邮箱:xgwkzz

.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cs/12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