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素春,姜燕,王正梅
使用单位:医院。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阻塞管腔,致使的静脉血液回流障碍。
DVT轻者可引发患肢肿胀、疼痛等,重者可致急性肺栓塞(PE)从而致使死亡或造成血栓后遗症,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会威逼母婴健康,并长时间影响产妇生存质量。据报道,孕产妇静脉血栓的发病率0.05%~0.30%,在围产期死亡病例中占10%,且孕产妇产生静脉血栓的危险性是同龄未妊娠妇女的4倍~6倍。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是阴道分娩的5倍。随着高龄孕产妇的增多和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产生逐步增多。因此剖宫产术后对DVT进行有效预防对保障母婴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空气波压力医治仪利用气压推动的原理,可刺激穴位,推拿肢体,加速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预防DVT的构成。
1对象和方法对象:选择年3月—年3月在我院住院剖宫产产妇例。均为初产、单胎,年龄23岁~35岁(29.0岁±4.3岁);孕周24周~41周(37.1周±2.3周)。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各例。两组产妇年龄、体重、孕周、麻醉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实验组采取空气波压力医治仪,对比组采取常规推拿产妇双下肢及活动足关节。
使用方法:实验组产妇术后8h后用空气波压力医治仪医治每天2次,每次30min,7d为1个疗程,医治压力在60mmHg(1mmHg=a)~mmHg,双下肢同时使用。医治强度以产妇自觉耐受为度。具体操作方法:检查并确保医治仪的能量开关为闭合状态。上抬产妇双下肢,带上所需空气压力套筒,并使连接管路向下指向足部。把拉链拉到最上面并扣好,打开开关。常常巡查病房,重视产妇主诉。如使用进程中产妇身体感觉异常,应立即停机将定时器调到零的位置。从套筒上取下空气管,并关闭电源开关。套筒使用后用紫外线照耀消毒后备用。
护理方法:初期风险评估,对症护理干预 根据国际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研究会推荐,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的危险因素将病人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必须采取对应护理预防措施。对低危人群,推荐使用分级加压弹力袜预防,鼓励病人初期下床活动;对中危人群除使用小剂量肝素、低份子肝素、右旋糖酐或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外,推荐延续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直至可下地行走后改穿分级加压弹力袜预防;对高危人群则推荐使用药物同时辅助机械性预防护理措施。若产妇出现下肢沉重、胀痛等不适,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
病情视察与用药视察:逐日丈量并记录肢体周径2次,加强下肢肢端皮肤色彩、温度、肿胀视察。周密视察药物的不良反应,视察病人有没有出血偏向和出血产生,如皮肤黏膜有没有出血点、淤斑、鼻出血、血尿、手术切口出血及阴道流血情况等,有没有出现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发绀乃至休克。
体位:注意视察下肢肤色、温度、感觉及肿胀程度,保持被褥平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产生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特别在病发3d~4d以内和溶栓期。护理措施:抬高患肢,保持患肢高于心脏平面20cm~30cm,膝关节屈曲15°,膝下不必垫枕,保持髂骨静脉松弛和不受压状态,利于小腿静脉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
生活护理:血液粘稠度增高是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缘由。饮食避免僵硬食品,给予低脂、平淡、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饮食。保证水份摄取,下降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术后3h便可进食米粥;制止产妇吸烟。尼古丁刺激促使静脉收缩,影响血液循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
心理护理:病人术后出现肢体肿胀、皮肤温度下落、肢体活动受限、疼痛等,引发紧张与恐惧,引发抑郁心理。护士要及时向病人及其家属解释下肢肿胀、疼痛的缘由及其医治方法,释放病人的紧张情绪,达成最好的心理状态。
健康教育:讲授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缘由、疾病特点、危险因子、常见症状。对高龄初产妇、肥胖、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产妇,详细讲授术后初期活动,尽早使用空气波压力医治仪的重要性。
疗效判断标准:主要依据产妇的主诉、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等,结合彩超检查。显效:术后3d~6d,无下肢疼痛、肿胀、下地活动正常,体温正常;出院后2周回访,产妇无异常感觉。有效:一侧或双侧下肢酸胀,隐痛,体温正常,彩超检查无异常改变。无效: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肿胀,下地困难或直立后疼痛加重伴随不同程度发热,彩超查示静脉血管内无彩色血流信号和频谱信号。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见表1)3讨论空气波压力医治仪对剖宫产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构成尤其重要。在临床上,只有10%~17%的DVT病人有明显症状,包括下肢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一旦产生肺栓塞,死亡率高达9%~50%,故术后产妇卧床期间,可推拿产妇下肢比目鱼肌和腓肠肌,并做踝关节屈伸运动。另外还可采用机械性预防护措施,如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特别建议使用空气波压力医治仪,代替人工推拿,安全无噪声,简单方便,病人感觉较为舒适,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安全地应用于临床DVT的预防,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行使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机制空气波压力医治仪其脉动气流通过气管进入紧束在肢体医治部位上的气囊的气室,气囊随着压力的上升对肢体进行大面积的挤压、推拿,其挤压力刺激到达深部肌肉、血管和淋巴管,加压时使加压部位静脉血管尽可能排空,加速流向周围毛细血管,突然减压时使静脉血迅速自动充盈,从而显著地增大血流速度,从而增加了氧和其他营养成分的供给,增进新陈代谢,增强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增进组织渗出液吸收,加速病理产物的代谢和排泄,减少了炎性产物对周围感受器的刺激,从而能有效减轻病人疼痛,清除肿胀,避免血栓形成。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共性因素:深部静脉血栓的病由于静脉血流缓慢,血液呈高凝状态及静脉内膜损伤。术后产生DVT的缘由是综合性的,手术麻醉、术后卧床和活动减少等都可使下肢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又使静脉壁产生营养障碍和损伤,手术刺激、组织损伤等都可致使血液中促凝血物资,如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等增多,从而使血小板变性和聚集力增加。另外,采取下肢静脉输液、输血或输高渗糖等也会使静脉壁损伤或提高红细胞的聚集偏向。
特殊因素
1: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可影响下肢和盆腔静脉血液回流,增加下肢构成血栓概率。妊娠是正常的生理进程,为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各器官系统将产生一系列改变。心排出量增加、血液的高凝状态、胎盘构成动静脉短路、血液稀释、血管扩大等因素致孕早中期血压偏低,晚期偏高,体位影响血压,妊娠时股静脉压随妊娠进展而增加,血液回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概率。
2: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使血液凝固性增高。在妊娠晚期和产褥初期,多数凝血因子及纤维蛋白原等显著增高,纤溶活性下降。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可增进产后盆腔和下肢内血栓形成。如果孕妇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滞产、脱水致血液浓缩,前置胎盘产前长时间卧床保胎,产后活动减少或每次盘腿坐着授乳时间太长等,都可使血管内红细胞产生聚集偏向。
翔宇参展展会,我们期待您的莅临!天津·7月06—08日(周三-周四-周五)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哈尔滨·6月30日-7月2日(周四-周五-周六)哈尔滨第十九届中外医疗器械展览会上海·7月日(周三-周四-周五)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残疾人、老年人康复护理保健用品用具展
云南·7月日(周四-周五-周六)第十八届中国云南医疗器械装备及技术展览会翔宇医疗—空气波压力医治仪带台车
欢迎投稿到邮箱:
.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北京中科给我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