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是常见的疾病,在中国,该病有上亿不同程度的患者。前不久,医院接诊一位患者,该患者患静脉曲张10年,在首次就诊时因有顾虑未敢手术,而在病情加重后不得不再次就诊,但此时病情给手术增加了不小的困难。专家提醒,冬季下肢静脉曲张常常加重,患者千万不要大意。
62岁的栾女士患有左下肢静脉曲张10多年了,半年前,栾女士曾在医院血管外科就诊。当时诊断为左下肢静脉曲张,无其他并发症,但左下肢浅静脉曲张较重,血管外科主任徐兆训建议栾女士手术治疗,但思前想后,栾女士担心手术的并发症,还是拒绝手术治疗。徐主任告诉她一些注意事项后,栾女士返回家中。
前不久,栾女士再次来到血管外科就诊。栾女士说,她并未按照医嘱遵守注意事项,因而病情加重,此时栾女士抵抗力低下已经发生血栓性浅静脉炎,无法直接进行手术治疗。徐兆训主任给予她抗生素抗感染治疗1周后进行手术治疗,使用腔内激光治疗术,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方法,同时也是微创技术在血管外科领域应用的典范。该技术是将光导纤维通过血管穿刺导入血管内,利用激光精确地损毁血管内壁,使血管闭合并发生纤维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手术后第6天,栾女士就出院了。
众所周知,静脉曲张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静脉疾病之一,约有10%~15%的成年男子和20%~25%成年女性会出现有症状的大隐静脉曲张。据人民网报道,21世纪初统计我国大约有1亿的静脉曲张患者,目前的统计发病率超过10%,据此推算,应该有上亿患者,徐兆训主任介绍,下肢静脉曲张早期的症状包括长时间站立后,腿酸胀不适,容易疲劳、乏力。有的患者在足踝内侧会有麻木和轻度的疼痛感,双下肢浅静脉的迂曲扩张,严重者如“蚯蚓状”外观。后期的症状包括双腿长时间站立后酸胀很重,双小腿布满曲张静脉,小腿水肿、淤积性皮炎、慢性湿疹、慢性溃疡经久不愈,甚至曲张静脉破裂出血。该疾病的终末阶段为“老烂腿”,也就是慢性溃疡经久不愈。
下肢静脉曲张常见病因除外遗传因素,最常见的还是长期站立的人,还有浅静脉血管受寒冷刺激、过度肥胖造成瓣膜损伤等。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式包括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是下肢静脉疾病的基本治疗措施,具体的方法包括抬高肢体,穿弹力袜等。手术治疗包括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现在最流行的就是腔内激光治疗术。冬季下肢静脉曲张导致的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机会要比其他季节明显增多,特别是年纪较大的患者,由于血液黏稠,冬天更容易出现血液凝固,导致血栓性静脉炎。徐兆训主任提醒,患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医院就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切不可耽误治疗,以免造成病情加重。
来源:半岛都市报编辑:范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