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班接诊一位27岁男性患者,超声显示下肢静脉血栓,具体是左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双下肢股浅静脉血栓,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血栓形成。
患者没有呼吸困难等症状。但是考虑到患者的病情,还是与家属沟通做肺动脉增强CT检查,建议排除或者确诊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肺栓塞。
在充分告知病情及风险及家属签字同意做后,医院门诊CT室,,让医生陪同前往行增强CT。
做完回来,考虑就是肺栓塞。
病情危重,直接送至抢救间。
当然这个患者还有一个病,就是乙状结肠癌伴肝转移,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我自己也很惊讶。27岁的年龄,比我都还小几岁,竟然都结肠癌转移了。想想,真的觉得人生充满了不确定。
后结果回报是:右肺上叶肺动脉,下叶肺动脉,左叶上叶,下叶肺动脉肺栓塞。
你可能也会惊讶,怎么这么年轻的孩子会有肺栓塞呢?不应该是做手术以后或者年龄大,血管不好才有吗?
他这么年轻,就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了。
后来追问病史,患者前10天有卧床的病史。。
可能的一个原因就是卧床后出现的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以后导致肺栓塞。
当然考虑到病史,也不能排除癌栓的可能性。
幸好是在急诊,已经确诊,与家属沟通后使用溶栓药,出现病情变化,心肺复苏,抢救,也许还能抢救过来。
曾经见过60岁左右的患者确诊肺栓塞后,出现了心跳骤停,被抢救回来的情况。
但是如果在病房,在没有确诊肺栓塞的前提下,理论上被抢救回来的可能性并不大。
说回大家关心的关节置换手术,往往术后发现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也常有,主要都是下肢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好的地方在于小腿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脱落的风险很低,所以往往在没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的前提下,正常抗凝治疗就可以了。
我也见过不少下肢肌间静脉血栓,谈血栓色变的患者及家属。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
当然说回对我们的教育意义,我觉得还是要重视长时间卧床,不活动的情况。
我们所熟知的踝泵运动,勾脚压脚等锻炼,预防静脉血栓的锻炼还是要坚持做。尤其是术后需要卧床一段时间的。
比如髋关节置换术后需要卧床几周的患者,这时候肌肉锻炼就是必不可少的。同时遵医嘱,选择服用抗凝药。
另外,如果下肢持续的肿胀不缓解,也要注意血栓发生的可能,及时选择下肢动静脉超声来确诊和排除。
有时候一个细节没有做好,就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如果一旦形成一个闭环,那就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就像我们听说的故事那样,因为一个马蹄没有做好,最后导致军队失败,国家灭亡的故事。
当然这里我们仅仅是针对这位患者给出的可能性解释,并不代表最终这位患者一定是这样的。
而大家有相关问题和困扰,建议咨询门诊专科医生或者术后手术医生及团队医生。
另外,医院看到这样的患者,其实心里都唏嘘不已。这么年轻,已经结肠癌肝转移了,大概率来说最终都愈后不会好。
老天爷有时候真会给人开玩笑。
想想我们这些觉得自己活在痛苦中的人们,看到这些,其实我们真的是幸运和幸福的了。
我们不会经历癌症的折磨和痛苦,我们也体会不到癌性疼痛究竟有多撕心裂肺,难以入睡,我们也不会体会那种要和命运做斗争,最后却只能输的绝望和遗憾。
所以经历的多了,我自己的心态反正是更加平和了。
珍惜身边人,珍惜自己的每一天,过好当下的同时,同时展望未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行动。
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行动去感染身边人,去尽力而为。
而很多时候我们考虑的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会如何如何,需不需要翻修手术呀,假体使用寿命呀等等,反正我更在意的是当下我能不能过的好,能不能问心无愧。
如果因为当下我没有选择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我想我会后悔的。可能我会选择追求有质量,有乐趣的生活吧。
我当然无意去说服什么,去表达自己,毕竟每个人选择怎样的人生,选择怎样的生活是他自己的选择,也是需要自己去承担的责任。
如果最后还要多说一句,那就是,我们想两全是很难的,更多的时候就是选择了其中一个选择,要承担它对立面选择的果。
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能够勇于承担责任,也许人生没有那么多烦恼和痛苦。
如此而已。
最后,
祝好。
-12-3
陪伴大家一路前行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