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微科普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需要立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20-7-10 10:24:37   点击数: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异常凝结,导致血液回流受阻,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有可能造成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肺栓塞,危及生命。一旦查出深静脉血栓是不是就要马上治疗?

这个回答是肯定的。可是有些人觉得肿胀不舒服,忍忍就过去了,或者活动活动就好了,不用治疗,其实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一旦发生深静脉血栓,病情进展就比较快,加上急性期很有可能发生严重的肺栓塞,所以,不建议自己忍着不去治疗。而且活动活动不但不会好,反倒增加血栓脱落的几率。

感觉平时对生活没太大影响,可以先不治,等有症状的时候再治吗?

如果患者这么认为,就非常危险了,随着血栓越长越大,脱落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还会堵塞血管。等到有症状了,很有可能就已经比较严重了,因此,查出下肢深静脉血栓,不管症状是否严重,都要尽快治疗。

急性期为什么要完全躺在床上?

小腿是人体的“第二心脏”,急性期血栓还没稳定时,若贸然下地活动,小腿肌肉就可能挤压血管,导致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因此急性期要绝对卧床7~10天,当血栓稳定了,才能尝试下床活动。后续就可以按照慢性期进行治疗了。

急性期治疗之后就不会腿肿、疼痛了吗?

急性期治疗后,腿肿、疼痛的现象一般不会立马消失,抗凝药物只是稳定血栓,减少脱落的风险,但是下肢静脉血栓还是存在的,深静脉血液回流不通畅的问题还是存在的。而且由于深静脉堵塞,浅表的静脉会代替一部分深静脉的功能,促进下肢静脉血回流。这种代偿性的功能就会继发出现静脉曲张。因此,腿肿疼痛的症状并不会立即消失。

如若下肢突然出现肿胀,并伴有局部疼痛,行走时加剧的情况,医院检查、治疗,切勿延误治病时机!

想要了解最权威,最前沿,最实用的医疗资讯,请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tjyy/110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