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刘建龙指出:从受伤经过看,在女士脚踝扭伤后,软组织肿胀伴强烈胀痛从扭伤的脚踝处一直延伸到小腿肚,脚尖出现麻痹感,这样的症状就提示了她受伤的下肢极有可能形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
很多人都会忽略这种症状,认为这只是扭伤的“后遗症”,殊不知这却是致命疏忽,因为这时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干预诊治,位于小腿的血栓很可能发生脱落,飘落到心脏,进入肺循环,堵塞肺动脉,引发呼吸和循环衰竭,严重会发生猝死。
这种病容易被忽视!记者从徐医生那里了解到,肺栓塞是一种十分凶险的疾病。此前有媒体报道,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它已成为一个危及全球性的疾病,是第三大心血管杀手。
但让人担心的是,很多早期得了肺栓塞的病人往往没有典型病症,很容易被忽视。
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吴阿姨(化名),如果不是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状况,医院就诊。“等到出现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往往堵塞的情况已经很严重了。”
哪些人容易得血栓?(1)长时间静坐久卧不活动,如在长途旅行,乘坐飞机火车过程中;
(2)女士在孕期及产后,口服避孕药也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3)近期接受大的手术、卧床制动或受到创伤,造成骨折等;
(4)其他的像高龄、肥胖、家族史等。
其中人们在长途飞行过程中,由于飞机经济舱位狭窄拥挤,无法移动双脚造成小腿血流淤滞。
据了解,每静坐一个小时,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会增加10%,静坐90分钟,膝关节的血液循环降低50%。
同时机舱内通风不良,空气干燥,乘客为了避免频繁去洗手间而减少喝水,造成人为的血液浓稠,这些更加剧了血栓发生的风险。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作节奏加快,“经济舱综合征”,早已不局限发生在飞机上,办公室的白领由于紧张的工作,而导致的长时间的静坐和缺乏饮水,同样面临“经济舱综合征”的风险。
我们该如何预防?1.及时补充水分: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补充水分,每小时最好补充ml的水,避免血液黏稠。
2.经常运动脚部:每小时要做3-5分钟的脚部运动,包括脚尖、脚趾及膝盖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例如:做踮脚尖、按摩腿肚等运动。
△仅供参考
△仅供参考
3.切勿久坐,定时起身:登上交通工具切勿只顾坐着和睡觉,应当定时起身活动,避免长时间对血管的压迫,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办公室的白领可以选择到茶水间喝杯水,既活动了腿部又补充了水分。
4.定期进行体检:除了血栓易发因素本身的预防,我们还要重视身体机能的状态,通过简单的血液化验和影像学检查,我们就可以及时发现或排除下肢深静脉血栓,毕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目前最常见的肺栓塞“前奏”。
来源:大潮网,老友记(版权归原著所有)编辑:上林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