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该如何护理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20-6-16 8:40:50   点击数:
   北京什么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该如何护理?下肢深静脉形成是目前骨科术后患者最多的并发症之一。因为骨折术后患者长时间被动体位、疼痛、创伤等使静脉回流缓慢,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因此,术后的预防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由专家讲述:

1、全面评估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与年龄、吸烟、体重、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患者入院后通过收集资料,结合血常规、凝血四项、出凝血时间等实验室检查,评估患者危险度,制定个体化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2、健康教育: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其危害性,介绍戒烟及早期活动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早期活动方法,嘱病人多饮水,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饮食。

3、病情观察: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小腿腓肠肌部位有持续胀痛,压迫小腿腓肠肌的两侧或将足向背侧屈曲时,疼痛更明显,足背及踝部常有水肿。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整个患肢疼痛、肿胀、皮肤温度升高和浅静脉扩张。所以,对骨折术后高危患者,应密切观察有无肢体肿胀、皮肤颜色改变、浅静脉充盈和肌肉压痛,重视患者主诉,发生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4、术后体位:将病人患肢抬高30度,不要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如为使膝关节屈曲在腘窝处垫硬垫,或为抬高下肢单独在小腿下垫枕,都是影响下肢静脉回流的因素。髋关节置换

病人术后在患肢大腿下垫枕,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15度,患肢外展30度,穿防旋鞋。

5、早期活动:术后足踝活动有益于下肢静脉回流,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足踝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的促进作用最强,因此应鼓励病人早期进行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活动方法:在患者麻醉作用消失前,可采用向心性按摩双下肢、足踝被动环转运动等被动运动。在麻醉作用消失后,指导患者尽早做足踝主动环转运动20次/分、2分/次、1次/2小时。对于疼痛影响活动的患者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应用CPM机做关节的被动运动,运动强度从小到大、关节屈曲角度从小到大,不能大于90度。

6、药物预防:①低分子肝素钙的应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倾向,定时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等。②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可以扩张血容量,降低血液粘滞度。③纠正脱水,保持足够的血容量,防止血液浓缩,粘滞性增强。

7、出院指导:有部分患者在出院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此要加强出院后患者的指导工作。饮食上要低脂、高纤维素,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药物改为口服,并坚持服用。坚持下肢功能锻炼,,观察下肢皮肤色泽、温度,有无肿胀、疼痛,医院检查。

在骨科常见的并发症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为常见,若患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学治疗和护理,则十分不利于患者的预后结局,严重病情患者甚至会直接死亡,由此可见,对骨科术后患者予以积极的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早期康复护理能够尽早预防患者发生血液滞留的情况,同时能够增强患者的肢体锻炼强度,这都是规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方式。常规护理措施并不能起到最有效的预防效果。骨科下肢术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康复护理,主要从4大方面入手:(1)对患者肢体进行早期主动及被动功能运动,以此确保患者下肢进行有效的血液循环;(2)实施对应的物理治疗措施,采用被动锻炼的方式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以此修复受损肢体组织的肿胀情况;(3)为了加速患肢静脉血液的循环速度给予治疗仪进行临床应用,尽快将内部的淤血排空,防止血管内膜上粘附凝血因子和预防发生血栓;(4)按照医嘱进行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但是,实施该措施的前提是把握好药物使用剂量,药物的使用流程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同时注意相关药物的注意事项,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声明:本文部分来源:寻医求药网,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以保障双方权益。

关爱生命重在预防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bx/11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