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为什么我们无法摆脱肥胖与慢性病3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21-12-18 17:59:05   点击数:
   “富贵”也是一种病“富贵病”既与生活水平提高有关,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管不住嘴,迈不开腿,身体发福,体能下降,日积月累,人类与疾病只有一步之遥。黑死病、麻风病、霍乱是特定时代的特殊疾病,它们作为一个时代的表征,从侧面反映出了一个时代以及社会的风貌。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当代,我们不再受这些传染病的威胁,却因物质的丰盛被投入“现代文明病”的牢笼。肥胖、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痛风等“富贵病”恰恰是我们这个富裕时代的最佳诠释。生活富裕后,吃得好也吃得多,能量过剩的同时活动量却越来越少,人长期娇惯自己的身体,体质当然会退化。这跟古人常说的“满招损”也是一个道理,“富贵”久了,身体器官长期处于过度劳累状态,难免要亏损。过多食用脂肪类等精细食物,废物长时间停留在体内,拉长了人的新陈代谢时间,就会造成肥胖,大多数的“富贵病”都跟肥胖有关。肥胖和阶层的关系美国研究者卡特勒(Culter)在其文章《为什么美国人越来越肥胖》中阐述,在美国,顶层管理者更有能力购买健康的食品和健身服务,因此较少成为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人群。而底层民众则恰好相反,因无力支付健康食品的高价格,只能选择高油高糖的垃圾食品,于是也就成为这些疾病的易患人群。调查显示,过去30年,美国的肥胖人口增长已逾一倍,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更是猛增近两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年,全球18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有超过19亿人超重,其中6亿人肥胖。曾被视为财富和优渥象征的“肥胖症”如今已在全球蔓延开来。据CHNS(中国家庭健康调查)的数据显示,中国肥胖的高发人群与美国截然不同。中国的肥胖者往往都是管理者等社会顶尖人群,大多都需要赴宴应酬,工作模式是久坐式的,由于营养过剩且缺乏锻炼,成为肥胖的高发人群。而位于底层的劳动人群由于工作强度大且高热量食品摄入少,往往体型相对较瘦。但随着近年来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富贵病”已开始呈现平民化的趋势。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在中国13.7亿人口中,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比率从年的25%上升到年的38.5%。根据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营养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所做的《中国居民体重问题现状》的报告,年,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率为42%。《英国医学杂志》的一篇评论也说,中国的肥胖问题上正以“令人担忧的”速度增长,有近一半的人口体重超标,儿童肥胖人数在15年里增加了28倍。中国在肥胖问题“赶英超美”的速度着实让人惊讶,现在全球有近五分之一的体重超标者是中国人。肥胖的主因主流科学家们对肥胖成因的看法大多一致。尽管跟狩猎采集时代相比,人类的体力活动已经大幅减少,但对于高热量食物的摄取却一直保持稳定,甚至有所增加。不得不说,虽然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变革促使人们转向久坐式的生活方式,但这种趋势在好几代人以前就已经形成,而肥胖主要是在过去30年才开始激增,可见很有可能是摄入的食物的变化对肥胖起了作用。在戴维·凯斯勒(DavidKessler)的书《饕餮的终结》(TheEndofOvereating)里谈到,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精心准备的、定时而健康的家庭饮食走向了衰亡,取而代之的是全天的“过度饮食”,结合着积极进行营销、随处可得、价格低廉而且分量超大的“超加工食品”——这些食品往往含有过多的脂肪和糖,这可能是当代人走向“宽体”世界的原因之一。英国拉夫堡大学的生物人类学教授巴里·博金(BarryBogin)有一项很有趣的研究,他在观察美国佛罗里达州印第安敦的玛雅人儿童超重或肥胖的情况时发现,肥胖很可能跟表观遗传学有关,环境可能会引起人类的表观遗传学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身体储存多余能量的方式。他说:“如果祖母和母亲都挨过饿,那么这种遭遇会以某种方式遗传给儿童。他们似乎知道会有生活窘困、食物不足的时候,所以当境况稍有好转,就尽可能地吃,身体也会优先将这些额外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也就是说,父母和祖辈们挨饿的遭遇很有可能继续影响后代,并影响着后代的脂肪储存机制。祖辈前世没吃到的,我们会加倍补偿给自己的基因,祖辈前世没囤下的脂肪,我们的身体会积极地把它囤积下来。此外,环境污染也是肥胖症多发的原因之一。在传统的观念中,环境污染与肥胖的关系似乎有点远。美国《环境科学》杂志刊登了一项西班牙的最新研究成果,西班牙格拉纳达大学胡安·佩德罗·阿莱波拉博士团队医院外科接诊的近名肥胖症患者进行了生化分析,结果发现,这些肥胖人群脂肪组织中持久性污染物(POPs)的水平较高。阿莱波拉博士认为,这些持久性污染物在环境中存在数年甚至几十年,它们通过环境循环进入食物中,被人体吸收后,在脂肪中累积。科学家已经证实,这些污染物的累积水平与肥胖症、血胆固醇水平、血脂水平等均有密切关系。综上所述,毒素普遍存在于周围环境和我们的体内,以水溶性或脂溶性分子进入我们的肝脏,进而影响到体内许多酶的活性,造成代谢失调,比如肝中调节葡萄糖转化、影响食欲的FBPase(二磷酸酶)失调,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水溶性的毒素容易通过肾脏代谢,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但脂溶性的毒素深藏于脂肪中,难以排出体外。脂溶性的毒素长期在体内积累,细胞内酶的活性渐渐降低,代谢紊乱,人体对营养的吸收和转化率也会相应减弱,这是营养失衡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肥胖和其他慢性病的因素。因此,排出体内毒素、提高酶的活性是细胞修复、身体机能改善的关键。“富贵病”一点也不富贵我们知道,肥胖往往伴随着“富贵病”,二者往往不可分割,同时又像时刻悬在人头顶的看不见的魔鬼之手。比如,痛风在历史上即被视为“国王病”或者“富人病”,往往发生在吃很多肉、喝很多酒或者超重的人身上,在约75%的病例中,腹部肥胖、高血压、胰岛素抵抗与痛风同时发生。肥胖也往往与Ⅱ型糖尿病不可分割。糖尿病的病因之一是基因遗传,之二是环境条件因素,肥胖即环境条件因素。肥胖者血循环中的性激素平衡被破坏,尤其是腹部脂肪过多的女性常有排卵异常、雄激素过多,往往伴有生殖功能障碍,有的中度肥胖妇女发生多囊性卵巢综合征。由此可见,肥胖往往伴随着内分泌失调。另外,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也明确地指出“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不足和高盐高脂不健康饮食是慢性病发生发展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表4–1体重指数与疾病风险的关系“富贵病”和肥胖并不意味着人真的富贵,要知道,真正“富贵”的人是非常警惕“富贵病”的。美国前总统布什可以说是坚持锻炼的楷模,因工作繁忙经常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跑步,他曾经在访问墨西哥途中,在空军1号的跑步机上跑了起来,可以说走到哪里就跑到哪里。澳大利亚政坛的“常青树”前总理霍华德表示自己经常锻炼,每日都要散步,因此才能在政坛角逐30年仍屹立不倒。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年过古稀仍然头脑清醒、精神矍铄,他说他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国,每天都雷打不动地要跑步20分钟。世界上日理万机的政要们尚且如此,那么,你呢?图4–1肥胖并发症图4–2减肥的好处听说消灭肥胖细菌可以让人减肥肥胖作为21世纪的世界性难题,每年全球各地都有大量的经费用于肥胖研究,但对于肥胖控制的效果仍然难以让人满意,对于减肥,专家们还是只能劝减肥者“管住嘴,迈开腿”。然而控制饮食、积极进行锻炼等方式对于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困难重重,怎么就会没有吃吃喝喝而又轻轻松松的瘦身方式呢?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微生物学教授杰弗里·伊万·戈登(JeffreyIvanGordon)告诉我们,他养的小白鼠就可以大吃大喝、颐养天年,却一样不会胖。戈登及其实验室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生活在正常的条件下,而另一组则生活在无菌的环境里,体内也基本没有细菌。研究小组为两组小鼠提供充足的食物,任它们吃喝,然而戈登却发现无菌鼠到最后仍然十分苗条,而正常的小鼠早就胖得像球了。戈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论文指称,无菌环境里喂养出来的小鼠身体脂肪比对照组的普通鼠少42%,并且,它们的食物比普通鼠要多出29%。后来,戈登还把无菌鼠转移到正常环境中,这样无菌鼠的消化道里又像普通鼠一样有着许多细菌,结果“不会胖”的无菌鼠们也迅速发胖。戈登对小鼠的肥胖和肠道菌落的研究引发了学界的轩然大波。一年后,戈登实验室里的另一位博士后露丝·莱(RuthLey)在对比基因基本相同的瘦鼠和胖鼠时发现,胖鼠和瘦鼠消化道内的细菌是不同的。我们知道,消化道的细菌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硬壁菌”(firmicutes),另一类是“拟杆菌”(bacteroideae)。露丝·莱的研究发现,瘦鼠消化道里的细菌主要属于拟杆菌,胖鼠体内的拟杆菌比瘦鼠少一半,主要由硬壁菌组成。后来,露丝·莱征集了12名肥胖的志愿者,让他们坚持在食物选择上偏向低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并坚持了一年。一年里,露丝·莱定期跟踪志愿者们消化道的细菌构成,并与另外5名体重正常的志愿者进行对比。在实验开始时,肥胖者肠胃中的细菌有90%以上是硬壁菌,只有3%是拟杆菌;相比之下,普通人体内细菌有30%是拟杆菌。坚持减肥饮食一年后,肥胖者的体重普遍有所下降,体内硬壁菌比例降到73%,而拟杆菌增加到15%。这为戈登的肠道菌落和肥胖有关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肠道菌落与肥胖我们都知道,消化道内有着大量的共生微生物,其中大多数都是细菌,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重要的组织——肠道菌落。这些细菌彼此依存,一种细菌产生的废物很可能就是另一种细菌的食物,因而它们得以形成一个稳定的群体,对生物有益无害,与生物共生,它们帮助生物体分解食物的同时也帮助生物体吸收营养,并且不同的生物体体内有着不同的肠道菌落。举个例子来说,为什么有着同样的器官,牛、马、羊可以靠吃草生活,人类却不可以?这是因为这些生物肠道里有特别的微生物,帮助分解草里分子很大的碳水化合物纤维。而人类虽然不能消化草,但也有其他的微生物来帮助人体分解其他食物。后来,上海交通大学的赵立平教授由戈登的实验受到启发,也开始了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虽然戈登的研究一直得到认可,但有一个根本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在肠道里的上千种细菌,到底哪些种类才是真正跟肥胖的发生有关系的呢?赵立平带着困惑开始了对肥胖细菌的“狩猎记”。历时8年,赵立平和实验室终于找到了导致代谢改变的“幕后黑手”,为第一个与肥胖有着直接关系的细菌验明了正身。赵教授找到一位BMI(身体质量指数)高达58的肥胖者(正常男性的BMI一般为24左右),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干预来为其减轻体重。在减肥的同时,实验室定期检测该男子的肠道菌落情况,23周后,男子成功瘦身52千克。赵教授对男子肠道菌落的检测显示,在初始时占到菌群总量30%的阴沟肠杆菌,在干预治疗后,几乎在肠道菌群内检测不到了。这一让人兴奋的发现意味着阴沟肠杆菌很可能和这位患者的肥胖症有着重要的联系。后来实验室将阴沟肠杆菌注入无菌小鼠肠内,与未注入细菌的无菌小鼠作为对照,发现带有阴沟肠杆菌的小鼠体重迅速增加,体内的各个器官也开始累积更多的脂肪。赵教授发现,实验室找到的这种病菌可以产生内毒素,能够让本来吃高脂饲料也吃不胖的无菌小鼠发展出严重的肥胖症,同时能够引起小鼠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关闭消耗脂肪需要的基因、激活合成脂肪的基因,这就是国际上一直在寻找的能引起肥胖的细菌。既然肥胖细菌已经被狙击手锁定,那是否就意味着只要消灭了肥胖细菌,那肥胖就可以自行远走了?人类是否可以像戈登实验中的无菌小鼠一样,在大吃大喝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不用多走一步路也一点都不会变胖?科学家们对此的态度很谨慎。这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人体是一个精妙而复杂的“仪器”,而目前科学对肠胃菌落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对于改变它的后果也没有把握。阴沟肠杆菌只是第一个被发现可以导致肥胖的细菌,人体中很有可能不止这一种细菌会导致代谢异常。因此,之后还需要更多的样本和实验来进行研究和分析,寻找其他同样可能导致肥胖的微生物。只有对微生物的种类和特性有了足够的了解,才有可能进一步开发出针对这些肠胃微生物的治疗方案。糖尿病是一种代谢失调病作为一种可以控制却无法治愈的疾病,糖尿病会带给人诸多的烦恼,从此,甜蜜是生活最大的“负担”,控“糖”是持久的主旋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患者的血糖长期高于标准值,主要分为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三种。其中在所有的糖尿病患者中有90%都是Ⅱ型糖尿病,其余10%为Ⅰ型糖尿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因此我们在本文里讨论的糖尿病主要是指Ⅱ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不当和各种遗传因素相结合引起的。到年为止,科学家们共发现了超过36个基因与患上Ⅱ型糖尿病有关,然而即使这些基因全部加在一起,也只占诱发糖尿病整体遗传因素的10%;而不良的生活方式被认为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比如肥胖症和超重(BMI高于25)、体力活动不足、饮食习惯不健康、压力大、食用过量的含糖饮料等都会使致病风险增加。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糖尿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已经成为世界医疗卫生难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为3.71亿,并预计年将达到5.52亿。图4–3全球糖尿病人口增长趋势图4–4中国糖尿病人口数量(—年)糖尿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果血糖没得到很好的控制,可能引起一些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等;慢性并发症则包括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视网膜病等,预防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根据中华糖尿病协会追踪—年中国30个省、市、医院的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例报告,得出这样的数据:在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并发症发病率为31.9%,脑卒中为12.2%,冠心病为15.9%,糖尿病足为5%,眼病为34.3%,肾病为33.6%,神经病变为60.3%,并发症发病率高达72.3%。糖尿病与胰岛素每当我们说起糖尿病,都会提到胰岛素。胰岛素是调节大多数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的主要激素,大多数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在几个小时之内就会被转化成葡萄糖单糖,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升高时,比如进食后,β细胞就释放胰岛素到血液中。胰岛素使得大多数的细胞(通常的估计是全身三分之二的细胞,包括肌细胞和脂肪组织)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作为它们的能量,或者转化成其他人体所需要的分子,或者储存起来,若体内胰岛素缺乏或者细胞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导致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就会导致糖尿病,所以胰岛素在糖尿病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糖尿病虽然与胰岛素的缺乏关系最大,但把糖尿病代谢异常产生的原因完全归咎于胰岛素缺乏是不够全面的。在人类糖尿病患者当中,除少数Ⅰ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减少外,大多数Ⅱ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的含量正常或升高,这表明糖尿病代谢异常除因胰岛素不足外,还有其他因素存在,比如胰高血糖素、生长素、糖皮质激素、儿茶酚胺类激素的分泌过多等,这些激素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代谢的紊乱这些激素的不稳定直接导致了我们体内代谢的紊乱。糖尿病的代谢紊乱非常广泛,主要是有: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蛋白质紊乱、水电酸碱平衡紊乱以及糖基化血红蛋白异常升高。患糖尿病时常见糖代谢紊乱、血糖升高,这是因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肝的糖酵解、糖原合成及生脂作用等途径不易启动,使血糖的去路受阻,而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加强,血糖来源增加。由于血糖的去路受阻,而糖异生作用却不断进行,肝失去了缓冲血糖水平的能力,因此会造成高血糖现象。血糖过高时会经由肾脏排出,于是便引起糖尿,并产生渗透性利尿,这也是糖尿病患者多尿的原因。由于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脂肪分解加速,会使大量脂肪酸和甘油进入肝脏,这也就导致了脂代谢紊乱。患糖尿病时,脂类代谢紊乱除能发生高脂血症外,还会造成酮血症。这是因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比值降低,脂肪酸合成明显减少,而脂肪组织的脂解速度却大大加速,血中脂肪酸升高,肝内脂肪酸氧化增强,酮体大量生成。当酮体生成量超过肝外组织氧化利用它的能力时,就发生酮体堆积,出现酮血症和酮尿症,严重时可发展为酮症酸中毒。我们知道,胰岛素是一种以促进合成代谢为主的储存激素。所以当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会下降,这也导致了很多患糖尿病的成人日渐消瘦、疲乏不堪,而儿童则生长迟缓。以上是糖尿病常见的代谢紊乱,在造成代谢紊乱的同时,糖尿病还会造成水电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尿毒症伴酸中毒;还会引起糖基化血红蛋白异常升高,这会导致糖尿病患者血管损伤,促进糖尿病患者发生如冠心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及神经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我们常说糖尿病症状的“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少。原因其实就是,高血糖引起人体高渗性利尿,因此“过分排尿”;而多尿导致的脱水又刺激机体产生口渴感,从而导致多饮;体内糖利用障碍,能量代谢紊乱所致的饥饿感使得病人多食;大量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及脱水使病人体重减轻。糖尿病与肠道菌落也有关系?说句题外话,糖尿病原来被认为是由于代谢异常导致,但年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人体内肠道细菌的组成在Ⅱ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是造成糖尿病的一个影响因素。国内科学家们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模型动物肠道中的一些特定菌的数量有所变化,两种乳酸菌数量有明显下降。丹麦也有研究报道称,补充乳酸菌制剂能缓解模型动物的糖尿病症状。这“一减一加”的事实说明,肠道内某些种类的乳酸菌可能参与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菌群的变化不仅是糖尿病的后果,也可能是糖尿病的一条非常重要的诱因。由此可见,保持肠道健康有多么重要!维持肠道的良好状态在预防肥胖的同时,也预防了许多慢性病。血管里的白色恐怖!“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讲的是流动的重要性,我们的身体遵循同样的原则,血液流通的顺畅平稳是健康的先决条件,血管一旦发生拥堵,心脑血管疾病就随时可能发动“恐怖袭击”。年春节期间,一位姓马的医院做检查,医生对其进行抽血化验以后,居然抽出了一管“牛奶”似的血,医护人员都惊呆了。大爷体内的血黏度很大,是典型的“乳糜血”。乳糜血的血浆呈现乳白色或者混浊状,表示血液里有大量的脂肪。前文已经讲到,脂肪就像汽油,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重要来源,脂类在体内会经由脂蛋白携带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人体提供能量或作为储备。但若摄取过多,则可能会像马大爷一样患上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总称,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全球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高居各类死因之首。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保守估计,目前,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逾2.7亿,每年死于此疾病的人数近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中有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会重残。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是一系列涉及人体循环系统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动脉、静脉、微血管)等。高血压即典型的心血管疾病,过半数的患者均有家族遗传史。除了生活习惯问题外,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等刺激也会引起高血压的发生。早期的高血压症状并不明显,常见的是头晕、心悸、疲劳等,休息后即可恢复正常。而当血压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则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眩晕等症状,甚至在短期内心、脑、肾等器官会发生损害和病变,比如中风、心梗、肾衰等。因此,30岁以后,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应定期观察自己的血压,以便早发现早治疗,很多人直到心衰、脑出血等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后才治疗,殊不知,悔之晚矣。高血脂和高血压一样是终身疾病。它的直接损害是加速全身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动脉被粥样斑块堵塞,就会导致严重后果。研究表明,高血脂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等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肝硬化等诸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身体没什么病痛的感觉就没什么疾病,但这显然是个谬论。高血压和高血脂在症状较轻的时候都没有什么感觉,必须通过血液化验才能发现。而这些疾病很有可能在青年时代就开始入侵我们的身体,在中年代谢减缓之后开始发展。没有感觉不代表没有疾病,千万不要等到中老年疾病危及生命时才引起大家的重视。脑血管疾病是指发生在脑部血管,因颅内血液循环障碍造成脑组织损害的疾病,多以急性发病居多,俗称“中风”。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有:脑血栓、静脉窦血栓、脑出血、脑梗死等。对于脑血管疾病,脑血液减少或中断供应早期人体就会有症状,因此了解中风的早期症状是十分必要的。那么中风前期都有些什么症状呢?第一,一过性黑蒙。也就是突然眼前发黑,但数秒后又能恢复。这是颅内血流量减少,微小血栓通过视网膜动脉引起的。眼动脉是颈动脉的第一条分枝,对颈动脉硬化、狭窄、缺血最敏感,所以黑蒙可以看作中风的最早警报信号。第二,短暂性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这是视网膜中心动脉或分枝动脉因脑血流量减少引起闭塞的结果,但尚未出现脑神经征象,可视为较早期的中风预报信号。第三,扭颈手麻征。多发生头转向一侧刮胡子时,突感手指无力,剃刀落地,有时说话不清,1~2分钟后恢复。这是因为转头时,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的结果。这一现象足以告诫人们,中风随时可能发生。第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即出现一过性偏瘫或单瘫,可能伴有失语,但持续时间短,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这表明已经有轻度中风,可把它作为进展性完全性脑卒中的一种先兆。第五,老年人血压波动剧烈或激增,头痛头晕耳鸣加重,精神紧张等症状,这表示有可能发生血性中风。第六,有50%的老年人发生鼻出血,这可能是中风的早期信号。这是因为老年人鼻腔黏膜多已发生形态和机能变化,趋于萎缩并发生扁平上皮化,鼻腔的毛细血管扩张,脆性增加,当血压升高或脑内血管未破裂之前,鼻腔血管中的某一条便会先期破裂,引起鼻出血。有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如果发生了鼻出血,有可能会在1~6个月内发生脑卒中或脑溢血。出现以上症状要注意了,一定要及时就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是由于患者饮食结构中含有太多脂类、醇类导致的。由于患者摄入过多的醇类和脂类,又没有足够的运动来促进代谢,于是便导致了体内醇类和脂类物质逐渐增多,并且还会掺杂在血液里,使得微小的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物质还会和体内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越积越多,血管的可用直径就会变小,心脏为了维持全身有足够的供血量就会增加血压,血压过高还会导致血管崩裂,于是就产生了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而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的话,还会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这就是由体内堵塞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通俗点说,血管就像你家里的水管,洁净的水管会有源源不断而又稳定的水源,可以通到房子里的各处。但如果水管里的水中杂质过多,日积月累杂质就会结垢,聚集起来囤积在水管各处(特别是拐角的地方),这样一来,由于水管堵塞,水龙头的出水量就会很小。水量过小,但是家里每天做菜、洗碗、洗澡等各项日常活动水不够用怎么办?这时候就只有加大水压,水压一加大,水管就很有可能因承受不住压力而破裂。这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如何保养我们的血管我们的血管是身体的补给线,因此保养血管对于保证身体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是水管尚且会结垢、生锈,何况血管?那么我们该如何保养我们的血管呢?在这里,我们通报几个损害血管的“黑名单”。第一,“四高饮食”,即高糖、高油、高脂、高盐,这四高可以说是血管的头号敌人。不健康的饮食会增加人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和血脂附着于血管壁上,造成动脉硬化,血管不畅通。我们在前文提到的马大爷很可能就是摄入过多高油、高脂食物造成的“牛奶血”。第二,熬夜伤血管。我们都知道熬夜对内脏器官有着巨大的消耗,同样,熬夜对血管的杀伤力也不小。长期熬夜,身体处于紧张状态,会分泌肾上腺素、可的松素等压力激素,这也是为什么熬夜过后人体会感觉心率加快的原因。血压在此时会升高,进而造成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如果连续休息不好,加上情绪焦虑,极易诱发中风甚至猝死。我们在新闻里常见到的“工作狂人”们连续工作数天,最后猝死的原因即是如此。第三,吸烟让血管“中毒”。烟草是心血管健康公认的大敌。烟草烟雾中的有害物质易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还会加快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容易形成血栓。第四,可怕的坏心情。坏心情的积聚会导致血管失去“活力”。精神压力过大会引起血管内膜收缩,加速血管的老化。实际上,许多心脑血管疾病都跟情绪波动有很大关系。因此,保持好的心情,可以说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经济也最简单的方法。古人常说“川壅而溃”,我们的心脑血管亦是如此。心脑血管就像我们身体中的交通要道,保证它们的畅通和活力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一步。日积月累而来的癌症细胞在环境适宜的时候选择繁衍,在不适宜的时候选择永生。肿瘤细胞不受控制地疯狂分裂,在分裂和凋亡上失控,倒是有点像永生。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在病患体内第一次看到癌症的病灶时,用古希腊语καρκ?νο?来形容病变组织,这个词的意思是“螃蟹”。取此名的原因大概是因为类似蟹爪一样趴在人体器官上四仰八叉的癌症组织,以及患者所遭受的疼痛就像被蟹螯刺伤那样难以忍受。癌症,从狭义上来说,指的是恶性肿瘤,即细胞不正常增生,且这些增生细胞可能侵犯身体的其他部分。“好”肿瘤和“坏”肿瘤我们所说的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之间最大的区别,即其是否具有浸润和转移的能力。良性肿瘤虽然成长时会挤压周围的组织,但却有明显的界线,不会发生侵入也不会发生转移。手术中切除干净即可,并且之后也很少有复发。但是恶性肿瘤不同,恶性肿瘤通常与周围的组织“水乳交融”,可以轻易地进行扩散,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浸润。因恶性肿瘤的此种能力,即使被摘除后,也会复发,并且还会扩散到其他部位去,这就是恶性肿瘤的转移。癌症,指的就是上皮细胞(即覆盖于组织或器官腔道表面的细胞)发生恶变导致的恶性肿瘤,包括鳞状上皮癌、腺癌和未分化癌三大类。在人类身上,目前已知的癌症已经超过了种。作为“坏肿瘤”的癌症某种程度上,癌症其实就是指细胞的无限分裂。这种能力是被刻在人类基因里的,在我们还是受精卵的时期会用到这种能力,但后来这种功能会被负责“后期控制”的基因“封印”起来。随着外界因素的影响,有一些外在的促癌因素又将“封印”解除,把这些基因开启,于是细胞又具有了这种无限分裂的能力,到最后就会发展成为癌症。也就是说,其实每个人都有“癌症基因”,只是促癌因素促使一些人的基因被表达出来了,于是就患上了癌症。我们在说某个家族有癌症遗传史的时候,其实遗传的并不是癌症本身,而是指对外界促癌因素的易感性。因此在相同条件下,有的人不会得癌症,而有的人只要轻微的致癌因素就会引发癌症,这些都是基因在起作用。“所有的癌症都是坏运气、环境和遗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判断这三种因素各自到底对癌症有多大贡献。”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伯特·沃格斯坦(BertVogelstein)说。他所说的,就是突变的三种来源。有些突变是环境所致,比如吸烟或者接触了别的致癌物。有些突变是你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或者遗传了别的容易引发新突变的因素。但还有些突变单纯就是“运气不好”——细胞分裂、DNA复制的时候总会不可避免地偶尔犯点儿错误,复制得多,错得就多。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逐步演变的过程,肿瘤细胞是通过一系列改变而逐步变成恶性的。从恶性肿瘤的始发期到临床症状出现,常有相当长的潜伏期,这个过程可达4~30年之久,所以大多数癌症常发生在生命的晚期。人的每一天都有很多细胞的新陈代谢,人体必须补充新的细胞,这就需要由细胞分裂来完成,而细胞分裂则必须复制一份完整的遗传信息载体也就是DNA。复制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但没关系,精巧的人体会有相应的机制来监控和修复错误,即使产生了癌变细胞,免疫系统也会识别出来并剿灭它们。但很大一个问题就在于,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变弱,而癌细胞却因各种原因越来越多,这就像一个越来越年老的警察,面对越来越多的歹徒,总有无能为力的一天。所以我们说癌症是多种基因异常在多年的阶段中常年累积的结果。恶性肿瘤在其生长过程中,虽然能够暂时通过建立新生血管解决自身的给养问题,但这始终不是长远之计,快速的增长会将之推向资源和空间匮乏的边缘。让我们想一下前几章里讲的传染病的发生,没错,肿瘤细胞也有同样的促使自己“尽可能地活下去”的动力模式。然而随着持续增长,肿瘤细胞又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压力,这时肿瘤系统就会向其他地方扩散。如果说对生物成功的定义是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干掉所有的资源竞争者的话,那么患者身体里的恶性肿瘤,无疑是个成功者,它甚至还干掉了宿主本身。对人体来说,癌症对一个生命的摧毁不仅仅是癌症本身,而是癌症在扩散和转移过程中导致的身体机能的衰竭,可以说,很多癌症病人最终都是丧命于药物和癌症急剧扩散后引发的机能衰竭。电影《超体》里有一段话很有意思:“细胞在环境适宜的时候选择繁衍,在不适宜的时候选择永生。肿瘤细胞不受控制地疯狂分裂,在分裂和凋亡上失控,倒是有点像永生。”这句话倒是跟癌症细胞很像。试想一下,癌症细胞自身没有“想”到倘若杀死了寄主,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得到永生。它们做的只是疯狂地掠夺养分、分裂增殖以及转移。世界上存在心癌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常见到肺癌、肝癌、直肠癌、皮肤癌等癌症,却很少听说过人会患上“心癌”,这是为什么呢?我们知道,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细胞被称为“终末分化细胞”,也就是说每一个心肌细胞都会伴随你从出生到死亡,其寿命和人一样,从人类出生后就不会再分裂增殖,因此分裂增殖的基因在此处无法表达,心肌细胞的原发癌症也极其罕见。那心脏是否会出现到了癌症晚期从别处转移过来的转移癌呢?我们知道癌细胞的转移需要在某处安营扎寨,但心脏的特点是血流速度很快,癌细胞往往还没来得及落脚就被带出心脏了,因此心脏也是转移癌的罕见区域。不过,话不能说得太满,心脏真的不会长恶性肿瘤吗?答案是否定的,要知道尽管心肌占用了心脏的大部分,但是别忘了,心脏中还有一大部分是血管,因此,血管肉瘤还是会出现在心脏的。但总的来说,心脏中产生恶性肿瘤的概率依然很低。癌基因,无人能幸免癌症目前依然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大难题。前文已经提到,既然人人都有“癌基因”,那么如何预防癌症的发生呢?内因基因问题我们无法控制,只有从外因入手,即尽可能地少接触促癌因素,比如减少接触致癌物的机会,改变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等。吸烟是最为常见的致癌因素,烟草中含有几十种致癌物。美国的抽烟人数在“二战”时因为香烟是标准配给而迅速增加,结果30年后的70年代,肺癌人数激増。吸烟导致的最主要癌症是肺癌,有九成肺癌是因为吸烟引起的。现在在美国,虽然吸烟者数量已经下降,因吸烟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癌症新病例依然位列第三,而死亡人数则高居第一,占全部癌症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吸烟还能诱发心血管疾病和许多其他癌症,比如口腔癌、膀胱癌。口腔、肺、血管、膀胱,其实是烟草中的致癌物在体内从被吸收到被排出的主要通路,可见致癌物所到之处,都要留下“到此一游”的证据。据科学家们研究,急性的炎症对癌症大多有抑制作用,但是慢性的长期炎症,却有可能诱发癌症。最常见的是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携带者中,相当一部分会得慢性肝炎,肝炎会通过肝硬化的形式发展成肝癌。丙型肝炎中,有20%会发展成肝硬化,继而又会以每年1%~5%的速度形成肝癌。从病毒感染到变成肝癌,这个过程往往要经过20~30年的发展。据分析,肝炎病毒自己不致癌,但是它会大量杀死肝细胞,造成肝细胞过度分裂诱发癌症。另外,我们现在也知道,像黄曲霉素或酒精这些有诱发癌症能力、对肝不好的物质,在遇到乙肝病毒的情况下,致癌能力会大大加强,所以,酒精也是癌症的大“伯乐”之一。值得欣慰的是,30%的癌症是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或者环境因素的改变来预防的。英国癌症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示,戒烟、保持健康体重、少饮酒、注意饮食平衡以及避免特定感染源和辐射,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患癌的风险。当然,癌症是多因素共同引起的疾病,某些食物或者生活方式只是会导致一部分风险,也不用过于恐慌。至于偶尔吃个腌肉、喝个啤酒什么的,虽然对健康未必有好处,但也不必为此就担心明天会因此患上癌症。第五章健康:平衡的重塑平衡是最美的。重塑生活、身体与营养的平衡,意味着重新找回健康与美丽。第一步:改变你的生活方式情绪引领健康的方向或许,“快乐”是我们收到最多的祝福,无论是节假日、生日,还是日常的人情往来,“快乐”是最频繁的祝福后缀。这是因为,心情好预示着身心健康,当然,也说明快乐并不易得,尤其是在这个抑郁症患者越来越多的时代。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人都拥有更多的财富和物质,然而我们承受的焦虑、压力、痛苦和抑郁,却也前所未有。人类学家们曾反思:在原始的狩猎采集社会里,人类每天只需要“工作”两三个小时,便可以过上十分闲适的生活——躺在草地上晒晒太阳捉捉虱子。然而,现在不少白领过着“”(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每周工作六天)的生活,感到压力大的同时依然觉得自己物质匮乏,虽然没有衣食之虞,可是我们并不快乐。心情不好,自然也就谈不上身心健康!情绪竟然决定健康古人常云“积郁成疾”,那么坏心情真的是病源的肇始者,而好心情是我们的最佳药物吗?有科学家正在做情绪和健康的研究,多项研究已经证明,精神状态会影响身体的健康。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的实验表明,我们的大脑和免疫系统是直接关联的,部分神经系统甚至和免疫相关的器官联结,比如胸腺和骨髓,而且免疫细胞中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表明这中间是有联系的。哥伦布市俄医院主任罗纳德·格拉瑟说道:“当我在20世纪80年代开展工作的时候,包括我自己在内,根本没有人相信压力的作用。”然而他们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点,格拉瑟和同事们从医学生身上取得血样,发现在紧张的考试期间,他们体内抵抗病毒的免疫细胞的活性比较低,而对人类疱疹病毒第四型的抗体水平却更高了,这表明压力已危及他们的免疫系统,并使得平时的潜隐病毒重新活跃,也就是说身体对压力的反应会抑制我们的免疫系统,长期来讲还可能会引发有害级别的炎症。还有另外一项从年起就在跟踪数千名英国公务员身体状况的实验显示,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增加冠心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压力和焦虑会导致疾病,相反,快乐的、健康的情绪可能会帮助你治愈疾病。年,一名杂志编辑诺曼·卡曾斯被诊断患有强直性脊柱炎,这是种危及生命的自体免疫疾病,而且康复的概率只有五百分之一。卡曾斯拒绝了医生的预测,并开展了自己的快乐疗法,他尝试各种各样能让自己开心起来的办法,后来真的痊愈了,卡曾斯把自己戏剧般的康复归功于自己的“快乐疗法”,后来还成立了卡曾斯中心,这是一个研究心理因素是否真的会让人们保持健康的研究中心。虽然主流科学起初对快乐能治病这些观点拒不承认,但逐渐地,大量的实验表明,我们的身体健康与心态确实是有关联的。卡曾斯中心的科尔教授与其同事考察了六年“孤独者”的白细胞的基因表达,他们发现,在人类2个基因当中,孤独者有个基因和其他人的同等基因是不一样的:它们要么被调高以制造更多的特有的蛋白质,要么被调低,蛋白质也少了。随机看来,每种基因看上去都有差别。在被调高的基因中,有非常大的一部分跟发炎反应有关,而很多被调低的基因有抗病毒的作用,而社交正常的人则恰恰相反。这是个让人惊喜的发现,它最早确立了心理因素和基因表达之间的关联。科学家们发现,溯源来说,紧密结合在社会群体中的人会有较高的被传染病毒的风险,因此其体内的抗病毒基因也就被加强了,导致其机体不易患病;而相反的,离群索居的人受到细菌感染并患病的风险也就更高。现代的紧张生活导致现代人长期和无益的发炎,随着时间的积累,炎症就会损伤身体的机能,从而增加患病的风险,因此保持健康、积极的心态会使免疫系统受益。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只是单纯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bx/13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