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场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就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诊治等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与会人员积极与专家们沟通请教,提出VTE预防中的种种困惑,三位专家均不吝赐教,给予了相应的指导,独到的见解令与会人员受益匪浅。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会将今日所学应用到我们的临床工作中,继续加强院内综合防治,加强多学科合作,共同做好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规范预防和诊治工作。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基本常识静脉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本病常急性发作,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抗凝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措施,严重者可手术取栓。VTE的病因(Virchow三主因)
★血流的中断,常见于长期卧床石膏或支架制动。特别是合并有脱水和既往的静脉疾病(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壁受损,如手术、创伤或炎症。甚至是年龄相关性的下肢静脉变化,如静脉曲张。
★血栓形成倾向(高凝)。比如,促凝因子或特深药物导致的凝血和纤溶之间的不平衡。
VTE的流行病学
每年全球范围内大约有万例VTE。美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VTE。欧洲更多,有54.4万人。一般认为亚洲人深静脉血栓形成少于白种人。近来的研究已经证实,亚洲发生率与西方发生率所差无几。亚洲国家手术后发生率特别高。同时也证实了急性疾病的住院治疗,与VTE风险8倍升高独立相关。
来自亚洲的研究证实接受骨科手术(全膝置换、髋关节骨折手术、全髋置换)的住院病人,具有血栓形成的高风险。
临床表现
1.下肢深静脉血栓 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和沉重感,皮肤温度升高,活动后症状加重,患肢皮肤颜色可正常,或呈紫红色,有时伴有发热、心率加快等症状,双下肢相应平面周径相差0.5cm以上。 .肺栓塞 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缺氧症状、心率加快等。
预防
1.基本预防 主动或被动活动、深呼吸及咳嗽、避免损伤血管内膜、低脂饮食、多饮水、控制血糖及血脂。 .药物预防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可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 3.物理预防 可以采用梯度压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足底静脉泵等,最好与药物预防联合应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