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常见的血管疾病,VTE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并影响医疗质量。VTE的发生给骨科围术期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的出现为抗凝防治带来新的治疗选择。近期,中国医学论坛医院骨科王文革教授分享骨科围术期患者VTE防治的相关经验。
王文革教授
主任医师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医院大外科主任骨科主任
山西省卫健委高级职称评审专家
临汾市医师协会副会长
临汾市卫健委骨科质控部主任
临汾市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会长
临汾市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委
荣誉称号:获全国医德标兵、山西省卫生系统劳动模范、山西省科教文卫体系统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专业特长:主攻重度畸形的膝关节置换术,完成山西省第一例3D打印人工椎体植入术,常规开展颈椎病前后路联合手术、脊柱重度侧弯矫正术、膝关节骨关节炎的阶梯治疗。
加强骨科围术期VTE管理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骨科围手术期的患者,尤其是骨科大手术、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血栓发生率较高,据统计其中约50-70%的患者经辅助检查会发现血栓,其中包括肌间静脉血栓。静脉血栓发生后有一部分会引起严重并发症——肺栓塞,导致患者死亡。但如果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就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所以强调骨科术后患者接受常规抗凝治疗,是预防骨科围术期患者VTE的重中之重。
多重预防手段并施
提高患者VTE防治意识
对于VTE的预防,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发布的《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进行了相关推荐。骨科术后血栓的预防主要分为基本预防、药物预防、物理预防三方面。除药物预防外,基本预防包括踝泵训练、扩胸运动、深呼吸咳嗽等,物理预防可通过足底静脉泵、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等被动增加静脉血液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患者VTE预防意识的提高也十分重要。以前抗凝治疗常用药物为低分子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钙,患者出院回家后自行皮下注射不方便,现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如利伐沙班等的出现,口服用药,使得患者用药更加便捷,另外,利伐沙班用药剂量不受性别、进食、体重等因素影响,患者依从性更好。患者依从性的增加也相应提高了VTE的预防意识。
正确选择抗凝药物
关乎抗凝防治效果
应用抗凝药物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