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风采记宝鸡高新人民医院介入放射科郭卫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17-1-2 13:00:02   点击数:
  

人物档案:郭卫平,女,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陕西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曾任中华医学会陕西省介入放射学分会常委,陕西省抗癌协会肿瘤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在医院工作三十余年,擅长各种实体肿瘤的介入微创和基因治疗,椎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血管性疾病和腔内微创治疗,以及妇科疾病的介入治疗等。承担课题国科金,陕西省攻关课题,军队“十五”和国家“十一五”基金课题,国家“”课题“肝癌导向治疗”研究顾问。陕西省科技成果奖获得者。

介入医学高端领域的女将领

医院有这样一位巾帼英雄,几十年来,她在介入医学高端领域心怀梦想,激情燃烧,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谱写了灿烂荣耀的华章,成为陕西这一医学领域的开路奠基人之一,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医界女将领。

记者走进三楼介入导管室大门,郭主任笑意盈盈地迎面而来,她中等身材,虽已进入花甲之年,但却精神矍铄,双目炯炯有神,清脆的嗓音道了一声“欢迎”,给人以亲和、通达、干练的感觉。

眼前的她,有着怎样不同凡响的经历、业绩,如今她和她在医院的团队状况如何?现在,就让我们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拂去岁月的尘埃,走进她平凡而又极具挑战性的人生之路。

走向成功

年,美丽的高材生郭卫平圆满完成学业,从第四军医大学毕业留医院传染科工作。那个年代,出血热、流脑、危重症肝炎等传染性疾病流行,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传染科是很多医生都不愿接触的学科。郭卫平不畏艰难、不怕脏累,在传染科一干就是十二年,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医院的表彰和奖励。

对医疗事业的忠诚,磨练了她永不满足、勇于攀登的意志。一位特殊人物的来访,给她带来了挑战自我的机遇。年,医院引进了DSA设备和介入放射技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该院介入放射科创始人、学科带头人,全国介入放射学知名专家王执民教授登门选贤,诚邀郭卫平加入新成立的介入放射科团队。

介入放射学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国外传入我国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它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诊断学为基础,结合临床治疗学原理,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材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及治疗的一系列技术,在我国发展成为与内科、外科治疗学并驾齐驱的第三大支柱学科,称之为介入医学。

介入医学对医生的要求是“三位一体”:既要懂临床,又要懂影像,还要懂介入基本操作技术,在影像设备引导下操作,会受到射线的辐射。面对如此高新尖、高要求、高危险的学科,医生们都望而却步。选择介入医学就要放弃已经从事了十余年的传染病学,一面是全新无知甚至前途未卜的新学科,一面是驾轻就熟众人挽留的熟知领域,选择冒险创新还是安于现状?已经是主治医师的郭卫平陷入了两难。但很快她瞄准了方向,选择了介入放射科,因为她有着一颗时刻不满足现状的进取心,有一种不满足墨守成规的创新精神。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到了介入科,郭卫平边干边学,刻苦钻研,只要一有机会,就跟随王执民教授上手术学习介入技术,时常穿着重达30斤重的防护铅衣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仍旧乐此不疲。就凭着这份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加上之前练就的扎实基础,她很快成为介入诊治技术骨干,并被任命为副主任,并陆续获得多项专业成果。

年,全国介入放射学年会上,医院介入放射科管理模式被同行誉为“唐都模式”在全国推广,郭卫平作为医院介入放射科的创始人之一,亲眼见证了年医院介入放射科成为全军第一个正式列编的临床科室、硕士研究生培养学科,她也以其突出的业绩、深厚的学识、精湛的技术参与临床医教研工作,被评为研究生导师,担任本科、硕士、博士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指导,培养了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生和学生,成为继王执民之后的第二任主任,称其为这个领域的女将领郭卫平当之无愧。

新的抉择

斗转星移,时光流逝,当年轮滚动到的时候,郭卫平的人生出现了转折,这一年退休时她已经是成功开展介入手术余例的陕西省介入医学权威专家、“陕西省创优评差活动最佳个人”,她本可以告别过度劳累、体力透支的生涯,静心享受生活了。可就是在这个时候,省、市政府支持新建的医院开业在即,急需专家担起筹建学科的重任,为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出力做贡献。

面对这一抉择,郭卫平辗转难眠,经过思想博弈,她最终说服了家人,在院方期待渴望的目光中,像当年那般热血青年一样,毅然踏上新的征程。郭卫平再次被委以重任,这位不甘寂寞、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女将领再次带队闯关,决意将介入“唐都模式”引入医院。

夕阳无限美好。郭卫平引领带来的“第三大治疗学科”为医院开辟了新的天地,从介入设备、人员、技术,到门诊、住院治疗,介入放射科在该院33个临床、医技学科中独具特色。郭卫平亲自接诊患者、深入基层义诊、主动联系社区宣教、举办学术活动、亲自上台进行手术、制作科普手册。凭借着自己的精湛医术、坚韧毅力、执着精神,郭卫平和她的团队赢得了患者的好评,医院介入放射科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二次创业

“影像引导、直达病灶、微小创伤、神奇疗效”是介入手术的特点,在临床实践中,郭卫平带领青年医护人员勇于探索,攻克难关,使患者亲身体验到介入治疗的功效和特色。二次创业,炉火纯青,郭卫平脚下的路在延伸,受益患者枚不胜举。

食管癌晚期并发气管狭窄75%、呼吸极度困难的刘女士,因气管狭窄位置位于纵膈内,无法行气管切开,传统医学无能为力,刘女士绝望中慕名找到郭主任,期望介入医学能够有所办法。郭主任检查后,决定为其置入气管支架解决通气障碍的问题。征得家属和患者同意,并争取患者积极配合的情况下,郭主任为患者实施了介入手术治疗,术中,郭主任轻柔地将支架输送器在导丝引导下送入气管,通过狭窄段,准确定位,释放支架,退出输送器,20秒完成全部操作,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患者呼吸困难立刻解除。

80岁的退休老教师,高血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导致下肢冰凉、疼痛,夜不能寐,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出现破损、坏死。CT血管造影显示患肢从髂总动脉、股动脉、腘动脉直到膝关节下的分支动脉长段闭塞。如果不能及时开通血管恢复血流,外科传统治疗只能是高位截肢,甚至因皮肤感染并发败血症危及生命;内科传统疗法也只能通过药物治疗,见效甚微,治疗周期长,根本无法彻底治愈。老先生来我院介入放射科就诊后,郭主任为其实施了介入手术治疗,术中准确定位、精细操作,开通了所有闭塞血管,下肢血流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治疗效果立竿见影,同时将手术耗材控制在最少范围内。这位一生站在三尺讲台教书育人的人民老教师在教师节康复出院之时,紧紧握住郭主任的双手,泪流满面,久久无法言语。

80多岁高龄的吕女士患有卵巢癌、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腹部巨大犹如怀胎十月的孕妇,左下肢严重水肿,超声显示腹腔内有17×18×18cm的巨大包块,同时有大量腹水,在外院多次就诊均束手无策,郭卫平主任为其实施了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腔内溶栓,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腔灌注+子宫动脉DSA+灌注+栓塞术。包块明显缩小,腹水消失,下肢水肿消失,好转出院。

所有这种治疗,患者均在完全清醒、局麻下进行的,体表仅留下一个2mm的穿刺点,术后第二天就可下地活动了。

还有很多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地患者,不顾路途遥远,从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甚至江苏慕名来找郭主任就诊。她以自己卓越的医术培养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

育人带队

介入诊疗涉及多学科疾病,因此一名合格的介入放射科医生不能满足于做“插管匠”,还需要扎实丰富的医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经验。正由于介入放射科的特殊性,导致医生培养难度大、周期长,郭卫平深知对于年轻的医院而言,要创建一个特色突出的新科室,光有先进的设备仪器还远远不够,必须要有一支技能全面、梯队合理的人才队伍。因此,她立足丰富的管理经验,结合科室实际,制定了“讲带推”的培养机制。

“讲”——将每周三、五作为固定讲课时间,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通过讲课这一最传统的形式,教授给年轻人。

“带”——亲自带着年轻医生做治疗、做手术,一对一的教,手把手的教,真正达到了言传身教。

“推”——把年轻医生推到治疗的一线,让他们接受实战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快速成长。

在郭卫平主任的带领下,医院介入放射科发展成为宝鸡市唯一拥有专科门诊、病房和介入诊疗中心为一体的独立学科,组建了一支以郭卫平主任为领头羊,李亚洲、白安强两位副主任医师为得力干将以及拥有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技师和一支训练有素的护理团队为主体的诊疗队伍,他们在拒收红包、爱心捐助经济困难患者、义务献血、为远道患者买车票、在列车上主动出手救死扶伤等广受赞誉的好人好事中,展示出了自身的良好职业素养。这支团队在对肿瘤、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疼痛以及不同部位血管闭塞、畸形、大出血等疾病的治疗中,成功实施介入手术多例,取得满意疗效。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梦,就是希望介入医学这一新兴的学科能被更多的群众深入知晓,希望更多的患者通过介入微创技术找回健康。”目前,郭卫平正带领着她的精锐医疗队伍,向着这个“介入梦”不断努力奋斗,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第四军医大学专家精湛的医疗服务。









































北京最好的去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cs/4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