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分娩,预防深静脉血栓
自然分娩(经阴道分娩)遵循自然法则,更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和产后恢复。一直以来,本中心提倡并鼓励妈妈们“自然分娩”!只有在自然分娩不成功或者有明确的剖宫产医学指征的时候,医生才会建议产妇选择剖宫产。
从孕晚期28周开始,准妈妈会经常感到有不规则子宫收缩,肚子一阵一阵发紧、发硬、发胀,偶有痛感,一般一天3-5次。其实这是宝宝在提前为分娩做准备,并发出信号,告诉妈妈“还有2-3个月就要出生啦!”
自然分娩有哪些好处?
1.产后恢复快,生产当天就可以下床走动。一般3-5天可以出院,花费较少;
2.产后可立即进食,可喂哺母乳;
3.并发症少;
4.腹部恢复快,可很快恢复原来的平坦;
5.对婴儿来说,从产道出来肺功能得到锻炼,皮肤神经末梢经刺激得到按摩,其神经、感觉系统发育较好,整个身体各项功能的发展也较好。
自然分娩的妈妈要做哪些准备?
(1)控制体重
合理膳食,忌“大补特补”,整个孕期的体重增长最好12.5千克左右。
(2)多运动
多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保持体力充沛,还有利于顺产分娩。如果没有运动的禁忌症,一般建议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左右。
(3)定期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妊娠并发症以及胎位不正等问题,以便孕妈妈在医生指导下及早纠正和治疗。
自然分娩后,应该注意哪些?
(1)及时排尿
产后4小时内如不及时排尿,膀胱充盈可影响子宫收缩引起产后大出血。
(2)饮食
分娩时体力消耗较大,产妇比较虚弱。可先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如面条、稀饭、馄饨等。月子期间勿食用人参、桂圆、荔枝以及生、冷、辣、酸等刺激性食物。应多补充些含钙、铁丰富的食物,多食新鲜果蔬,以保持大便通畅。
(3)个人卫生
每日擦身并更换清洁衣裤。用温水清洗外阴,穿上内裤,勤换卫生巾,保持外阴清洁。
(4)活动
产妇应适当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食欲,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5)环境
产妇需要安静修养,避免过多的探视,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探视,夜间留陪客一人。
如何才能更好的预防产后深静脉血栓
一、运动
经常做下肢的屈伸活动,可以调动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增加静脉血的流速,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运动方法为:仰卧床上,抬高双下肢,使两腿交替屈伸,像骑自行车一样的动作。子宫增大后,不便仰卧时,可以侧卧。先活动一侧下肢,然后翻身,改为另一侧侧卧,再活动另一侧下肢。活动的重点膝关节和踝关节,这样可以降低下肢静脉的压力,加速下肢静脉血的流速,有利于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产后早期可在床上适当活动下肢,最简单的动作就是屈伸膝关节和踝关节。方法是:用力向下伸脚,尽量使踝关节伸直,保持1~2秒钟;然后用力将脚背屈(钩脚),再保持1~2秒钟,如此反复练习,可调动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加速下肢静脉血的流速,也有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可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弹力袜或弹力绷带
有条件的应购买进口的循序减压弹力袜,可选择弹力在15~20毫米汞柱的弹力袜即可。一双弹力袜就能很好的预防妊娠及生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经济条件差的可用弹力绷带包扎双下肢,只需包扎至膝关节下方3~5厘米即可。这样可以减少下肢静脉血在下肢停留的时间,也能有预防效果。
以上资料参考HMHxingyunhui;医院心血管科李方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