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顾
李女士久坐后活动时,右侧小腿突发肿胀,行走痛感明显,以为是肌肉拉伤所致,于是涂抹红花油并自行按摩。然而,疼痛非但没有缓解,反而出现了胸闷、呼吸不畅的症状,送医后被诊断为深静脉血栓脱落所致的肺栓塞,好在抢救及时保住了性命。
病情解析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异常凝结,引起远端静脉高压、肢体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临床表现的静脉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三大致死性血管疾病。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大的危害在于可诱发肺栓塞,据统计,70%~90%的肺栓塞因子来自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病情凶险,死亡率高达30%。
然而,深静脉血栓形成缺乏早期表现,易被误诊为肌肉拉伤、腓肠肌筋膜炎等运动损伤性疾病。如按运动损伤而行按摩、热敷疗法不仅贻误溶栓的最佳时机,还容易促使血栓脱落,增加肺栓塞的风险。因而,深静脉血栓形成被称为静脉血管的“隐形杀手”。
权威指导
需要警惕的是,深静脉血栓成栓部位远离体表,导致多数患者早期无任何症状或异常表现。因此,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高危人群除做好年度体检排查外,日常预防也非常重要。
1纠正血液高凝血液高凝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日常饮食应低油清淡,防止血脂增高。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缺水引发血液高凝。此外,三高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结合病情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及活血化瘀药物。
2改善血液循环久坐少动,下肢活动减少可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应适度进行慢跑、游泳等强化小腿肌肉的运动,避免久坐、交叠两腿或跷二郎腿等不良习惯和坐姿,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避免血液瘀积。
3修复血管内膜当静脉血液回流不畅,血管内膜缺少足够的营养物质与氧气,管壁脆弱,尤其对已出现浅表性静脉曲张的患者,轻微的外伤或不当按压皆可导致内膜损伤,高危人群应慎行下肢按摩。日常可多食菠菜、甘蓝、豆制品等富含维生素E,具有促进血管内膜修复作用的食物。此外,穿医用弹力袜有助改善静脉血液回流,防范内膜损伤。
-—--—特别申明—--—-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