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妇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治分析
近期,首都医科医院产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合并深静脉血栓形成孕产妇的临床诊治过程与母儿结局。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医院年11月至年9月间妊娠期及产褥期深静脉血栓形成孕产妇的临床资料。
依据临床表现及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共有13例孕产妇符合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2例,肺栓塞1例同时合并右下肢静脉血栓形成,69.2%的患者存在除血液高凝外的其他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史与高危因素。
2例为孕期发生深静脉血栓,孕周分别为25周双胎和38周单胎妊娠;双胎孕25周患者行米索前列醇引产术,孕38周单胎妊娠者行剖宫产终止妊娠。11例为产褥期发生,行抗凝治疗后未观察到产后出血(ml/d)。
所有患者中7例剖宫产终止妊娠,新生儿正常生存,6例阴道分娩,其中4例足月儿生存,2例行米索前列醇引产胎儿丢失。
血液化验纤维蛋白原定量(4.82±0.87)g/L,D-dimer定量(.00±)ng/ml,均超出参考值范围,符合孕产妇高凝状态及继发纤溶亢进,所有的患者均进行了抗凝治疗,对肺栓塞患者采取了手术取栓治疗,无出血并发症,所有患者正常生存。研究指出,妊娠期及产褥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存在诱发因素时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明显增加,对于确诊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孕产妇,抗凝治疗是有效的措施;对于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肺栓塞患者,手术取栓结局良好。来源:医学论坛网
·END·
礼乐医疗物理预防专刊长按下面北京那家治白癜风治得好防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