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常见问题解答九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16-12-30 17:13:32   点击数:
  

尊敬的患者及家属:

事出有因,随着我科介入手术的日益增加,患者及其家属对介入相关知识认识还较表浅,针对常见问题,我查询相关资料,希望对患者有所帮助。

(4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答: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阻塞管腔,从而导致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

(45)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

答:深静脉血栓形成后主要阻碍静脉血回流,表现为患肢的突然肿胀、疼痛、软组织张力增高;活动后加重,抬高患肢可减轻,静脉血栓部位常有压痛。发病1~2周后,患肢可出现浅静脉显露或扩张。血栓位于小腿肌肉静脉丛时,患肢伸直,足突然背屈时,引起小腿深部肌肉疼痛,为Homans征阳性;压迫小腿后方,引起局部疼痛,为Neuhof征阳性。严重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可出现股白肿甚至股青肿。若血栓脱落可引起肺栓塞,即较小栓子可能无症状,较大栓子可引起呼吸困难,胸闷、心悸、紫绀、烦躁不安、昏厥、猝死等危及生命。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合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如在急性早期未得到有效治疗,10天左右血栓机化,常遗留静脉功能不全,出现小腿反复肿胀、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溃疡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统称为血栓后综合征。

(46)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

答: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包括:下肢深静脉经皮穿刺留置导管溶栓术、下肢深静脉血栓抽吸术及下肢深静脉成形术,一般过程是通过穿刺腘静脉或股静脉建立血管通道,操控导丝顺着静脉自然的腔道,通过病变部位,到达目标部位,从而在体外和治疗目标部位之间架起一条“轨道”,然后根据治疗的需要,将导管送入深静脉血栓内溶栓治疗或进行抽吸,如同用吸管吸水豆腐一样,将血栓吸出体外,随后根据需要将球囊和支架等治疗器械顺着这条“轨道”输送到病变部位,扩张撑开狭窄、闭塞的髂静脉等,使原来被血栓堵塞或狭窄、闭塞的静脉内血流恢复通畅。介入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后造成的肺栓塞,可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以腘静脉或股静脉作为入路,送入腔静脉滤器防止血栓脱落导致肺栓塞。

(47)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的优势

答:①安全性:对长段急性血栓介入治疗前置入腔静脉滤器可有效预防肺动脉栓塞。采用机械性血栓清除和(或)经导管药物溶栓,可明显降低抗凝剂和溶栓剂的用量,减少内脏出血并发症。②创伤小:腘静脉,B超引导下穿刺,损伤小。③综合性:对深静脉血栓形成常采用数种介入方法综合治疗,如对急性血栓在经导管溶栓的基础上,可采用导管抽吸、机械消融等介入性血栓清除,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

放射介入科值班

-

-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哪些方法
怎样能治好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wh/4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