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我们对ETA治疗静脉曲张后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进行了全国性的调查,该调查显示大多数医生都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并且首选直接口服抗凝药。但是,在预防血栓形成的首次给药时间和持续时间方面,医生之间的差异很大,这反映出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循证指南,该领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摘自文章章节
静脉腔内热消融术(ETA)于年开始用于治疗静脉曲张,近几十年来应用迅速增加。这项微创技术可立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不会导致与外科切除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和剥脱术相关的并发症。自年以来,大多数国家和国际社会已推荐ETA作为有症状的静脉曲张患者的首选治疗选择。随着这项技术的日益普及,许多研究报告了与该治疗方法相关的并发症。其中一个常见的并发症是血栓从治疗后的静脉干延伸至与深静脉的交汇处甚至进入深静脉系统,通常被称为静脉腔内热引发血栓形成(EHIT)。还可能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的发生。EHIT被分为四个等级:1级为血栓延伸至隐股静脉交汇处或隐腘静脉交汇处,2级为血栓延伸至深静脉系统且静脉阻塞的横截面积小于50%,3级为静脉阻塞的横截面积50%,4级为股总静脉或腘静脉完全阻塞。据报道,ETA治疗后≥2级的EHIT的发生率从0%到8%不等,而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2.2%。尽管已存在关于治疗DVT和PE的详细指南,但是尚无达成国际共识的指南专门用于指导ETA治疗后血栓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目前尚不清楚医生如何应对这种缺乏指南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我们试图对瑞士所有能够开展ETA的医生进行一次全国性调查,以评估目前静脉曲张患者ETA治疗后的血栓预防、随访检查以及EHIT治疗的相关医疗模式。研究目的
应用静脉腔内热消融术(ETA)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日益增多,然而,接受了这种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是否需要预防血栓形成以及随访情况尚不确定。在瑞士,对开展了ETA治疗的医生进行了一项全国性调查,以评估ETA治疗后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和随访方案。
研究方法
对瑞士所有能够开展ETA的医生(n=)进行了问卷调查。这项调查包括了手术类型、预防血栓形成(包括药物治疗和加压疗法)、多普勒超声随访检查以及对静脉腔内热引发血栓形成(EHIT)的治疗情况。研究结果
总共收到份回复,回复率为62.7%。在这位受访者中,有71位是血管疾病专科医生(58.7%),46位是全科医生或血管外科医生(38.0%)(这是人数最多的两组医生),另外还有2位皮肤科医生(1.7%)和2位介入放射科医生(1.7%)。关于ETA治疗后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有86位医生(71.1%)会对患者进行ETA治疗后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有8位医生(6.6%)几乎总是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有5位医生(4.1%)经常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有21位医生(17.4%)很少对患者进行药物预防血栓形成,有1位医生(0.8%)从未对患者进行ETA治疗后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92位医生(77.3%)首选直接口服抗凝药预防血栓形成。有53位医生(53.7%)在介入治疗后立即对患者进行预防血栓形成的首次药物治疗。消融后预防血栓形成的药物治疗持续的时间为1到21天不等,有57位医生选择的是7-10天。所有医生都使用了加压疗法,在仅进行ETA治疗后以及ETA治疗联合切除术后加压治疗持续的时间差异很大,从1到42天不等。名医生(99.2%)常规对患者进行了消融后的多普勒超声检查,84名医生(69.4%)对患者进行了2-3次多普勒超声检查。EHIT的治疗方式取决于患者EHIT的等级,并且在医生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表1
表2
图1
图2
图3
图4
研究结论
在瑞士,我们对ETA治疗静脉曲张后预防血栓形成的措施进行了全国性的调查,该调查显示大多数医生都使用药物预防血栓形成并且首选直接口服抗凝药。但是,在预防血栓形成的首次给药时间和持续时间方面,医生之间的差异很大,这反映出了由于缺乏高质量的循证指南,该领域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血管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