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下肢静脉血栓,怎么办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20-1-12 13:12:48   点击数:
   为什么孕妇容易出现血栓?孕期随着体内激素的变化、子宫变大、血液的高凝状态(整个孕期到分娩后8周都是高凝状态),以及孕妈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孕妈静脉系统容易出现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孕妈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或微血管扩张,80%的血栓在下肢。预防的意义远胜过治疗。孕产妇如何预防血栓呢?怀孕期间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1、进行相关检查,对高危因素进行综合评估。2、运动,孕期病变局限,多以脚踝和小腿部浅静脉曲张为主,少数孕妈会累及到会阴部和颈部。孕妈应经常变换体位,适当运动,练习直腿抬高,促使下肢静脉回流。如果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增加活动,减少负重,避免久坐,控制体重等改善血液循环,都可以缓解症状。3、饮食:清淡高膳食纤维、高热量、低盐低脂,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4、穿弹力袜。弹力袜无创、便捷、经济,对有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孕妈,除了常规预防方法外,可以用弹力袜来预防。防产后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多发生于下肢,会导致肺动脉栓塞以及血栓后综合征。80%的产后静脉血栓发生在产后前3周,高龄、吸烟、长期卧床、肥胖等都是高危因素。静脉曲张是深静脉血栓的高危饮食,患者通常伴有肿胀、局部深处触痛和足背屈性疼痛。但也有一部分不典型,很难与生理性妊娠鉴别,容易被孕妈和医生忽视。一旦栓子脱落,出现呼吸困难、晕厥、猝死等肺动脉栓塞的表现,是产科最严重的的并发症之一。根据风险分级采取多活动、避免脱水、低分子肝素预防等措施。术后在小腿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鼓动病人的足和脚趾经常主动活动,多做深呼吸和咳嗽等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顺产的妈妈,应抬高下肢,鼓励早下床活动;剖腹产的妈妈,术后6h在床上自主活动,早下床,注意饮食等预防血栓的发生。国内外很多指南对产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给出了推荐意见,对预防产后深静脉血栓有一定帮助,但并不能完全防止产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这些指南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哪种医疗技术条件下必须常规遵循相关推荐。不同地区、医院医疗条件不均衡,在现有条件下,国家也没有制定和推行“产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的诊疗常规”,没有规定强制采取预防措施。相关组织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此外,医学院妇产科统编教材并没有就孕产妇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给予讲授、培训和建议。“做诊疗规范要求必须做的事情;不做诊疗规范禁止的事情”;“医疗只能帮助病人与疾病斗争,不能保障病人一定战胜疾病”。所以,产后发生深静脉血栓不是医疗事故。

来源:搜狐网

声明:本文为转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以保障双方权益。

关爱生命重在预防

欢迎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善行天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xszl/10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