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
一提到血栓,很多人认为只要不长在脑袋或心脏,应该就没什么事儿。但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就有约三十万人死于静脉血栓,相关住院人数超过五十万。
血栓栓塞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严重威胁着生命健康。
其中以下肢的深静脉血栓最常见,严重可致命,患者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那么深静脉血栓与浅静脉血栓有什么区别吗?又该如何预防?下面就为您讲解一番。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另外,一些患者不能幸兔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造成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
静脉血流缓慢;
静脉壁损伤;
血液高凝状态。
深静脉血栓与浅静脉血栓的区别浅静脉血栓和深静脉血栓区别主要在于发病部位的不同,通俗讲,表现静脉的局部血栓性浅静脉炎可以叫做浅静脉血栓,例如常见的输液后浅静脉炎,多发于手背表浅处。另外下肢的大隐隐静脉和小隐隐静脉等浅静脉的血栓也叫浅静脉血栓。
而深静脉主要是指下肢的深静脉,比如股浅、股深静脉,腘静脉,胫前、肌间静脉等。发病部位不同,最终导致的症状也不相同。治疗方法也存在区别,需要针对性选择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典型临床表现,往往是单侧下肢(左下肢多见)出现肿胀、疼痛。但是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这是静脉血栓容易被忽略的原因之一。
血栓的高危人群这些患者为血栓高危人群:
1.40岁以上骨折卧床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2.恶性肿瘤病人患有各种恶性肿瘤的病人都有血栓形成的倾向。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中,恶性肿瘤的病人约占20%左右。其中胰腺癌所占的比例最高,以下依次是肺癌、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及肾癌等。
3.偏瘫/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
4.妊娠晚期的妇女和产妇。
5.下肢多发骨折的病人。下肢骨折都是由于创伤造成的。连坚硬的骨骼都被损伤,那么骨折周围的软组织,包括肌肉和血管也必然受到创伤。其中静脉的损伤会造成静脉内膜的破坏,更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再加上骨折后需要卧床修养,就会使已经形成的小血栓逐渐扩展,进而阻塞下肢深静脉,引起水肿和肿胀。
6.大手术后病人。
7.某些长期服避孕药物的人。
8.严重感染的病人及严重脱水的病人。
下肢深静脉血栓最严重并发症为肺栓塞,致死率达70%。
症状: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窒息感、咳嗽、咯血,一旦出现上述情况,非常危险!!!
1.在饮食上应选择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低脂肪食物,忌食油腻、肥甘、辛辣之品,严格戒烟。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肥胖者应减轻体重。
3.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药物,降低血液黏度。
4.术后病人卧床期间对下肢由远端向近端进行按摩,术后尽早下床活动(因疾病不能下地,在床上加强功能锻炼)。
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急性期应绝对卧床,患肢予以垫高,以防止血栓脱落发生肺动脉栓塞。
6.急性期已过或后遗症期的病人下床活动时应穿弹力医疗袜,以压迫浅静脉,防止浅静脉扩张,并能促进浅静脉回流,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下蹲、盘腿及两腿叠压。休息时仍应垫高患肢。
7.在急性期,抗纤溶疗法能将血栓溶解。
8.另外,某些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压迫造成的,应及早查出真正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