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课堂足底静脉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观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2016-11-25 22:20:55   点击数:
  

足底静脉泵预防深静脉血栓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司秀霞王延

使用单位:医院骨科

本文节选自《国际护理学杂志》年2月第31卷第2期

股骨颈骨折好发于老年人,常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肌肉力量差,年龄大、血管弹性差是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由于手术创伤和术后制动,患侧肢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流速降低,从而造成静脉血流淤滞,致使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我科自年8月至年3月收治了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其中47例在术后使用足

底静脉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76例,男32例,女44例,年龄63—85岁,平均年龄7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3例,男17例,女26例,平均73.2岁。对照组33例,男15例,女18例,平均72.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手术方式、病史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已排除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慢性静脉回流不全、心力衰竭等既往病史。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术前均行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作为与术后的比较。术后12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U常规皮下注射,2次/d,应用8~10d,术后常规抗生素治疗。术后麻醉消失后鼓励患者循序渐进行踝关节主动背伸跖屈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运动、臀肌收缩运动。拔除引流管后鼓励患者进行直腿抬高练习、床边屈膝练习、扶助行器行走等。

1.2.2实验组于术后麻醉消失后即开始使用足底泵,压力调节根据患者患肢周径情况而定,以感觉有压力而充气末肢体无疼痛为度,应用时间在7—10d之间,每日2次,每次30min,下地行走后停止使用。对照组不使用足底静脉泵。

1.2.3步骤:(1)将抗血栓短袜或弹性织物戴在足部和踝部,并抚平,避免皱褶。(2)选择一个合适的充气垫(红色标记左足用,蓝色标记右足用),将足放置在充气垫的正中(注意:确保气垫直接置于足弓下面)。(3)将充气垫包裹足,直至覆盖足背,并在足背交叠,松紧合适,并使用安全带固定。然后安全带绕过足后跟,并用安全带固定。检查充气垫是否恰当地固定牢固,患者是否舒服(注意检查皮肤是否过敏,足背动脉搏动是否良好,有无DVT症状,并根据临床诊断使用附加衬垫。在充气垫工作时,禁止带气垫行走或负重,并且充气垫只有戴在脚上以后才能充气。充气时足部略低于心脏。)术后当天麻醉消失后即使用A—V泵30min,术后第l天起每天使用AV泵2次,每次30min。

1.3深静脉血栓的判断标准

每天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肿胀、皮肤颜色、皮温、浅静脉充盈情况,如果患肢有指凹性水肿、皮肤颜色发亮或发绀、局部皮肤发硬、局部皮肤压疼或足背伸时有腓肠肌疼痛(Ho—man征阳性)和腓肠肌压痛(Nerdaof征阳性)并伴有活动受限,立即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如果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结果诊断为深静脉血栓,实验组立即停止使用足底静脉泵治疗,抬高患肢并制动,以预防血栓脱落引起其他并发症。无症状者术后4—7d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防止无症状的静脉血栓发生。

1.4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测量髌骨上、下10cm和踝上10cm的周径,每次测量3次,取平均值。记录患者术后第1、3、7、14天的D一二聚体的变化。

2.结果

76例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实验组患者无一例发生DVT。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DVT。患者无胸痛、气促等肺栓塞症状。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给予溶栓治疗,再行抗凝治疗,2个月后复查下肢静脉造影,显示狭窄段深静脉复通良好。本组76

例均未发现伤口及其它部位出血。实验组患者应用足底静脉泵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护理

3.1心理护理

主动与患者交流,讲解发生DVT的病因、危险因素及后果,提高患者的警惕性;讲解DVT常见症状,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诉医生、护士;鼓励患者使用足底静脉泵,向患者讲述其作用机制,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主动配合治疗。

3.2病情监测

术后使用心电监护仪,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做好抢救准备。

3.3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食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胆固醇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以减少因用力排便、腹压增高而致的下肢静脉回流受阻。

3.4功能锻炼

鼓励患者术后主动进行股四头肌、腓肠肌、膝、踝关节的功能锻炼。在医师指导下早期下床活动,避免过度屈髋,以免影响小腿深静脉回流。手术后应督促患者行深呼吸,10~12次/h,增加膈肌运动,促进血液回流。

3.5足底静脉泵的正确使用

定期检查患者足弓能否直接感受到脉冲;保证脚套松紧适宜,患者感觉舒适;如肢体循环不良、皮肤易破损、肢体感觉迟钝、患有糖尿病以及组织存活能力不良的患者,应添加垫料,降低脉冲压力,并将脉冲持续时间设置为1s;使用的过程中,经常检查皮肤有无红肿及任何可以导致组织坏死的早期迹象,必要时终止治疗;为达到最佳效果,腿部可稍下倾15。以保证良好的静脉灌注;注意保暖,避免肢体受凉。

4.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足底静脉泵能有效地减少DVT的总体发病率,且经济、方便,易被患者接受。其原理是模拟人体足底的生理静脉泵系统,利用腿套中的四个腔,定向顺序充气加压,使静脉回流速度加快,从而使单向开放的静脉瓣完全开放,防止静脉瓣和静脉窦的血流淤滞,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降低对生命具有潜在威胁的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吕厚山研究发现,大部分血栓出现在术后24h内,血栓多较小,85%~90%的血栓发生在腓肠肌静脉丛,只有不到10%~15%的血栓发生在股静脉或胭静脉,且多由远端静脉血栓向近端衍生所致。黄小强等∞’通过临床研究后早期应用足底静脉泵不会引起术后出血量的增加。所以手术后应尽快应用足底静脉泵。

由于足底静脉泵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此,确诊无下肢深静脉血栓时方可应用足底静脉泵。一旦发现下肢有深静脉血栓形成,必须立即停止应用足底静脉泵治疗,同时给予抗凝、溶栓、患肢制动等治疗,以防止栓子脱落,

发生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创伤病人逐渐增多,社会趋于老龄化,老年髋部骨折病人也呈上升趋势。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也愈来愈多,不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危及病人生命。足底静脉泵是一种无创性治疗,能够轻松、安全、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值得推广

黑马医学仪器有限公司

创新型物理因子治疗设备制造商

让科技服务于民生黑马创造健康人生

长按并识别







































白癜风能不能治愈
白癜风趁早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jbby/1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