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以肾阳虚多见,故温补肾阳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常用治法,温补肾阳多用附子、杜仲、淫羊藿等药。
附子偏于温燥,以祛寒见长。现代药理研究提示,附子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种生物碱,其中以鸟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为主,附子有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的作用。用附子组成治疗肾病综合征使撤停强的松后复发率明显降低,临床缓解率大大增加。有报道用大黄、附子配伍;可以扶阳降浊,有降低由于肾功能衰竭所致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升高的作用。
杨洪涛-天津中医院专家主任医师、肾内科主任。世界中医联合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常务编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杨洪涛:运用附子组方治疗慢性肾脏病
杨洪涛,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多年,笔者在临床侍师过程中,受益匪浅,现将老师运用附子组方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1、肾脏病病因病机由于慢性肾脏病有轻重,其病机较为错综复杂,可以说是虚实互见、寒热错杂。在内脏方面主要涉及肾、脾,严重时可波及肝、肺以及三焦、膀胱。在病邪方面有寒湿、邪热、痰浊、瘀血等。故其治疗当审证求因,辨iiE施治。
2附子及其常见配伍
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的加工品。因其附生于母根乌头之上,如子附母,因而得名附子。张景岳将其与人参、黄芪、大黄一起并称为“药中四维”,和大黄共为“乱世良将”。附子味辛、甘,大热燥烈,有毒,主人心、肾、脾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L21中对附子有详细的阐述,并引虞博见解云:“附子秉雄壮之气,有斩关夺将勇,能引补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人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里,以驱除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附子,其性甚猛烈,拨乱反正,有斩关夺将之勇,可作“乱世之良将”之比。《本草纲目》称附子治三阴伤寒,阴毒寒疝,中寒中风,痰厥气厥,柔痉癫痫,d,JL慢惊,风湿麻痹,肿满脚气,头风,。肾厥头痛,暴泻脱阳,久痢脾泄,寒疟瘴气,久病呕哕,反胃噎膈,痈疽不敛,久漏冷疮。合葱涕,塞耳治聋。可见附子应用之广泛。
老师常用于与附子配伍的药有干姜、甘草、生地、熟地、桂枝、麻黄、芍药、白术、人参、大黄、磁石等。
其中干姜、甘草可解附子毒;生地可减附子燥性,磁石可引附子药性向下温阳。有报道大黄与附子配伍治疗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其治疗组明显优于~,-l-照组。
3附子在慢性肾脏病中的应用指征
附子证:神疲,面色白,精神萎靡,嗜卧欲寐,畏寒,四肢厥冷,尤其下半身、膝以下清冷;尿清,便溏等。
附子脉:脉微弱,沉伏,细弱,或脉突然浮大而空软无力。肾阳虚以尺脉为鉴定要点。
附子舌象:凡舌质淡或淡红、黯淡,舌体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灰腻、白滑者,即舌无热象者,均为附子的使用指征。老师着重指出应用附子临床只需抓住以上~二指征,即可放手使用,不必一一俱全。
4辨证治疗随证加减
慢性肾脏病一般存在本虚表实,故临床上治以扶正、祛邪为主;继以调中疏利三焦,复原调摄。本文主要讲述附子随各证型不同而配伍其他药物治疗慢性肾脏病,分述如下。
4.1扶正益气温阳。正虚是慢性肾脏病之本,其正虚较常见者有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两方面。本文主要讲述脾肾阳虚。阳气衰微不能化气行水,水邪泛溢为患。临床表现为畏寒恶风,手足不温,甚至四肢厥逆,亦有仅背部恶寒或腰部痰困者,双下肢水肿,舌质淡嫩,脉沉微无力。故予真武汤以温肾阳,散水气。方中以熟附子温振肾阳,肾阳充则水得以化,阴寒去则水得以消。而熟附配生姜,于主水之中寓有散水之功,配茯苓、白术培土健脾,则于制水之中有利水之意,芍药和血滋阴,配附子养筋脉止动。如汪苓友言:“真武汤,专治少阴里寒ting水,君主之药当是附子一味,为其能走肾温经而散寒也……”。
4.2达邪降浊通便宜肺化瘀邪实是慢性肾脏病之标,邪实不去,气机壅滞,水谷精微失于输化,必致正气日衰而病渐趋恶化,故达邪外出也是治疗本病重要的一环,可随证施治。(1)大便秘结: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秘结,干涩难下,甚至数日不解,舌苔黄厚或粗白者,可用降浊通腑之品,大黄当为首选,其苦寒味厚,直人胃肠,通腑泻下。据现代药理研究,大黄有降血中尿素氮和肌酐,并使血中必需氨基酸升高,有利于肾功能改善的作用。(2)小便不利,水液不行:主要为尿量减少,24h总尿量在mL以下,甚至点滴难出,颜面四肢浮肿,甚至全身水肿。此多因脾失转输水液,肾失施化,膀胱气化不行所致,以化气利水为主,首选五苓散,加大腹皮、车前草,肾气不足者加川牛膝、制附子。(3)不汗出,皮肤瘙痒,脉多沉弦者:此为水湿浊邪阻于腠理,玄府不畅,肺失宣肃所致,可运用宜肺发汗之法,往往奏效,宜予辛温宜散之品,如紫苏叶、防风、荆芥等以宣肺发汗散邪,且通利下焦水道,给病邪以出路,自可达邪外出。(4)兼有血瘀证:多有腰部刺痛,胸胁时痛,舌质黯紫,或舌上有紫纹、紫斑、脉多沉涩者,可酌用活血化瘀之品,首选丹参、赤芍、牛膝,此3味药合用,活血化瘀,且有养血和补益肝肾之作用。
4.3调中辛开苦降疏调三焦慢性肾脏病患者多恶心呕吐,脘腹胀闷,食欲减退,舌苔多厚腻。多因病延日久,脾胃俱虚,寒湿邪热等浊邪干犯中焦,气机阻滞,纳化无能所致。治当辛开苦降。常用干姜、陈皮、砂仁、黄连。中焦有病邪阻隔,久之必影响上焦和下焦的气机交通升降,故在凋中的同时必须通调三焦气机,三焦气机得复,病情趋于好转有望。老师常用小柴胡汤,去大枣之甘腻滞中留邪,与以上调中药物同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用于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焦邪蕴明显,每每有效。
4.4复原亦调亦补调摄适宜慢性肾脏病毕竟非短时间能显效和向愈,故在临床中,如患者通过以中医为主的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其主要理化检验指标已接近正常,或已达到正常,医者仍不能放松继续治疗,这时治疗的大法原则,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分析其邪正消长之势,采取亦调亦补的办法。老师在达邪方面通常用以下各类药物:清热用柴胡、黄K-、金银花、连翘等;利湿用四苓汤、车前草、石韦等;化瘀用丹参、川芎、泽兰、蒲黄等;泄浊用大黄、炒积实等;益气用人参、党参、黄芪等;温阳用制附子、干姜、肉桂、鹿衔草、淫羊藿等;补肾用沙苑子、菟丝子、怀牛膝、杜仲;健脾用四君子汤、黄芪、芡实、薏苡仁等,可随证取用。
5病案举例
龚某,年3月7日初诊。镜下血尿10余年,平时间断中西医治疗,病情时有反复。尿常规:BLD+~+++,近日复查尿常规:B++,P±。刻诊: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乏力,尿量可,大便调,舌体胖大,边有N-痕。舌淡紫黯苔薄,脉细,双尺沉弱无力,BP:1l0/80mmHg。老师辨证当属以肾阳虚为主,兼有血瘀。治以温补肾阳兼活血化瘀,药用:柴胡15g,黄芩lOg,石韦15g,白茅根30g,生侧柏30g,茜草30g,仙鹤草30g,丝瓜络20g,清风藤l5g,淫羊霍30g,杜仲15g,附子(先煎)15g,丹参30g,地龙15g,三七(冲)1.5g,甘草15g。水煎服日l剂,l周后复查口苦,腹胀,余同前,舌淡苔滑,舌边齿痕,脉细,双尺无力,BP:/80rnmHg,尿常规:BLD+,P±,RBC20个/IxL。处方前方去白茅根,加白花蛇舌草30g,附子(先煎)改25g,水煎服日1剂,l周后诸症减轻,唯觉咽部不适,尿量可,大便时溏,舌红苔薄黄,脉细,双尺渐有力,BP:/85mmHg,处方:前方去杜仲,附子(先煎)改35g,加生地30g。连续服用l4剂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复查尿常规尿潜血4-,患者续服上药2周后查尿潜血转阴,后续间断看门诊2个月,至今未见复发。本案辨证要点在久病且怕冷,舌胖有齿痕,脉双尺沉弱无力,此为肾阳虚之证,故用温肾之剂而有效。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有名的医院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