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知医为不慈;今论小儿之热病,论其各种“热”的不同症状,为父母者当细细辨之,当遇其热症,也不至于乱了方寸。
仲景论曰∶有翕翕(音吸)发热,有蒸蒸热,此分汗、下之不同。翕者若翕之所覆,明其热在表也,属太阳第一证。
蒸者如熏蒸之甚,主其热在胃也,属阳明三十二证。此仲景法也。
缘小儿之热,似是而非,若同而异。有伤寒热,变蒸热,积热,麻豆热,惊风热,潮热,骨蒸热,胎热,有表里俱虚而热,有热虽同,名则异可不明辨标本以施治乎?须令验证,对证用药,斯为的论。
伤寒热,十指稍冷,鼻流清涕,发热无汗,面惨凌振,右腮有紫纹。
变蒸热,温温微热,气粗惊少,乳泻黄,上唇尖有小泡,如水珠子,即变蒸也,不须用药攻治。如兼他证者,当根据其所感之候,略与和解,不必重剂可也。盖变者变其形容,蒸者蒸长肌肉,三十二日为一变,六十四日为一蒸。又三大蒸,积五百一十二日,变蒸毕而形气血脉筋骨全矣。夫变蒸之说,再考明医陈氏书,载十变之内,五蒸存焉。又有三大蒸,计其数恰五百一十二日,最为明矣。
积热,眼胞浮肿,面黄足冷,发热从头至肚愈甚,或闻饮食之气恶心,及腹疼呕吐。
麻豆热,面赤足冷,身发壮热,呵欠顿闷,咳嗽腰疼,时或作惊,腹痛自痢,及中指独自冷者是也。
惊风热,遍身发热而光,自汗心悸不宁,脉数烦躁,治法与急惊证同。所用药饵,必先解表。
潮热,有午后发热,或日晡发热,对时如潮水之应,不瘥是也。当留心其热何时而至,何时而退,以经脉、臓腑之虚实。
虚热,因病后发热无时,一日三五次者,此客热乘虚而作。
骨蒸热,身体虚赢,遇晚二发,有热无寒,醒后渴汗方止,此乃疳病之余毒,传作骨蒸,或腹内有癖块,有时微痛,仍忌鸡酒羊面毒物。
胎热,儿生旬日间,目赤,身热,小便黄,啼哭,惊烦。此乃由母受胎后,过食五辛,以致热蕴于内,薰蒸胎气而生。
上述之热症,除其“变蒸热”外,是小儿生理身体变化而产生的正常现象,其余皆是疾病所致,当细辨之。
承心堂古法调理馆
以传统中医外治五法“刮痧、针、灸、按摩、导引”整体调理人体内外,以通为用,辨证论治,匡扶正气,袪除邪气,平衡阴阳,真正做到治病求根,防病于未然。
心之所到,力之所达,气之所至,故调病要用真心善念,而仅非巧技拙力也。
一样的中医,不一样的感悟
一样的技法,不一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