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护理病例讨论静脉血栓栓塞症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16-11-29 13:59:25   点击数:
  

9月14日下午,中秋节前一天,人们大多都在收拾行囊,准备着节日期间的出游或者团圆了!医院内科楼二楼会议室,却是热闹非凡,因为这里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护理病例讨论,在医技科黄晓萍护士长的精心组织下,护理部顾则娟主任和王荣主任亲自带领全体科护士长和部分专科的护士长在认真细致地聆听介入科责任护士谢婧主管护师提交的护理案例,在对王雪梅护士长带领的介入科护理组进行面对面的指导和考验。

正如在动员时护士长所说,参会的主任、护士长们专科知识非常全面,且能非常好地把握本专科业务的最新进展,言语犀利,一针见血。能提交案例到这样的场合讨论,无疑能大大促进专科护理内涵的深化。介入科医生祖庆泉博士和麻醉师吴文涛医师应护士长邀请参加了讨论,更加增加了讨论的深度。

责任护士谢婧提交了一个髂静脉压迫综合征、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案例,患者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史20余年,严重营养不良,肺部感染,水电解质紊乱,带入压疮,重度疼痛,入院时就存在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浓度下降等异常情况,给治疗护理带来了很大的矛盾。介入科团队为该患者进行了谨慎细致的治疗,放置了下腔静脉滤器,进行了静脉血栓抽吸和髂静脉成形术。

听了责任护士的汇报后,立刻进入了大家期待,同时内心又有点“害怕”的专家讨论和指导环节。

讨论进行了2个多小时!专家们从疼痛评估和护理、营养评估和监测、心理评估和指导、病情的动态观察和处理、病情演变原因分析和讨论等环节都给予了非常细致的指导,介入科的护士们在疼痛和心理护理、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等专科护理流程的设计、护理常规的更新、专科护理措施的落实、专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建立等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顾则娟主任的点评更是明确了护士在病情的动态观察、病人内稳态的管理、预见性护理等方面的重要性,令护士们“豁然开朗”!

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及肺栓塞(PE)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比较多,有各种原因导致的静脉内膜损伤,血液高凝状态,血流缓慢、淤滞等。此类疾病采用综合介入手段进行治疗,可以清楚血栓,改善血流,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ys/1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