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的防护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20-7-25 20:15:13   点击数:
  

什么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DVT)是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凝结引起的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常发生于下肢,以小腿肌间静脉、腓静脉或胫后静脉多见,左侧DVT的发生率常高于右侧,以下肢肿胀、压痛为特征,是长期卧床患者和神经外科患者的常见并发症。

DVT分型

深静脉血栓(DVT),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以下3型:

01.周围型:包括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形成及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两型,起病隐匿,小腿疼痛,Homans征阳性(注:Homans征就是直腿伸踝试验,检查时嘱患者下肢伸直,将踝关节背屈时,由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被动拉长而刺激小腿肌肉内病变的静脉,引起小腿肌肉深部疼痛)。

02.中央型(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急骤,先有腹股沟区胀痛,随后下肢迅速出现广泛性粗肿、胀痛,股三角区压痛,Homans征阴性。

03.混合型(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肢皮肤呈暗红色,广泛粗肿、胀疼,股三角区压痛,Homans征阳性。

血栓脱落后果是严重的!

血栓脱落可引起肺动脉栓塞(PE),不明原因的呼吸急促、胸痛、心动过速、情绪不安、呼吸急促、晕厥、血氧饱和度下降,这可是一种致命的并发症。

已经形成了深静脉血栓怎么办?

对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应根据患者治疗方案,采取以下措施:

①急性期:

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10—14天,肢体制动、禁止按摩、热敷、理疗及做剧烈运动,避免用力排便(血栓机化的过程一般需2周左右完成,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1~2周内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20-30°,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膝关节屈曲15°,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并可缓解腘静脉牵拉。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②观察:

1.观察患肢疼痛:发生时间、部位、程度,如患者有肿痛感或胀痛加重,皮肤发绀、潮红,皮温升高,可能静脉血栓加重。

2.观察患肢肿胀和浅静脉扩张的程度、远端动脉搏动情况、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等。

3.每日测量比较记录患肢不同平面周径。如患肢周径不断增加,说明静脉回流受阻,应及时积极处置。

每天在髌骨上缘上15cm测定大腿周径。

在髌骨下缘下10cm测定小腿周径。

双腿周径差大于1cm有意义。

③抗凝治疗

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并注意观察患者有无穿刺处、皮肤、粘膜、牙龈、脏器、消化道及颅内出血征象。

④严防肺栓塞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若发现患者有咳嗽、胸闷、胸痛、口唇紫绀、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将情况通知医生。

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呢?

①饮食因素:

饮食宜清淡、戒烟,控制高脂、高糖、高盐、高油类食品摄入。因为这些“四高”食品增加高血压风险,也容易导致胆固醇、血脂附着于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硬化、血管不通畅。可以适当选用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小板凝集的食物,如山楂、燕麦、洋葱、大蒜、茄子、黑木耳、西红柿、柠檬、葡萄等。

②饮水指导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tjyy/111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