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传统坐月子观念,产妇出院后通常不能下床。殊不知,久坐不动加上怀孕后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导致深静脉血栓。
杭州一位产后1个星期的23岁女性,双腿出现肿胀和痛感,家人和她都以为是怀孕后出现的寻常下肢水肿,没想到却被医生诊断为全肢深静脉血栓。
更让这位产妇感到后怕的是,医生告诉她,如果再拖一段时间来就诊,很可能出现腿坏死,从而要截肢,甚至还可能诱发肺栓塞,有致命的风险。所幸她入院及时,经过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腿肿得比丈夫的2倍还粗
“我年纪比较小,生完孩子,婆婆和我妈都特别照顾我。”年轻的妈妈王纯(化名)说,自己是杭州本地人,这个月她顺产生下一个白白嫩嫩的小男孩,两家人都很高兴。
出院后坐月子,王纯每天都躺在床上休养,即使大小便都不离床,吃的也全都由家里人端到床边。
最近,王纯突然感到左大腿根有肿痛感,婆婆告诉她,这是月子病的一种,产妇都会犯的,叫她别太在意,休养几天就好。然而,仅2天后,王纯感到疼痛越来越厉害,右腿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又过了3天,两条腿都肿痛得难以忍受。掀开棉被一看,她的腿居然比老公的粗了2倍多。
家里人这才意识到问题严重,扶着她先去了妇产科,医生告诉他们这不是妇科病。他们又辗转去骨科挂了号,也被告知不是骨科疾病,接诊的骨科医生让他们医院血管外科试一试。
几经辗转,身心疲惫的医院,接诊的血管外科主任孟路阳确诊她患上全肢深静脉血栓,是深静脉血栓中发病急、病种较重的一种。“当时我们用B超一查,发现她的血栓从髂股腔蔓延下肢腔,整个下半身的静脉血管全堵住了。”孟路阳主任说。
二胎妈妈更容易被“盯上”
医院血管外科的主任一职,孟路阳同时也是杭州市血管外科中心主任,还创立了杭州市首个静脉曲张注射治疗城市中心,多年来一直从事血管外科临床工作,在治疗王纯患的这类血管外科疾病上颇有心得。
据他介绍,王纯并不是个例,孕产妇的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不低,这两年有升高的趋势,医院医院妇产科内该病发病率就在10%以上,医院发病率则更高,其中生二胎产妇的发病率比初产妇的要高。
要弄清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何升高,要从引起它的三大因素说起。孟路阳主任谈道:“第一个因素是静脉血流变慢,怀孕后期子宫增大压迫深部静脉,使血液回流受到阻碍,造成血流缓慢,瘀滞在静脉中。再加上女性孕中跟产后绝大多数时间躺在床上休养不活动,也易导致血液循环变得缓慢。”
第二个因素是产妇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得身体处于高凝状态,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
最后一个因素跟血管损伤有关,剖腹产手术及顺产手术都会伤到血管。“怀二胎的妈妈,盆腔内血管已经有过挤迫的历史,二次分娩加重了血管损伤,所以生二胎的产妇深静脉血栓发病率更高。”
做好这四点预防血栓发生
由于王纯入院及时,经过积极治疗,她的双腿保住了。
“要是能在左腿出现肿痛时就及时就医,王纯吃的苦、治疗所承担的风险将更少,因此早预防早发现非常重要。”孟路阳主任惋惜道。
孕产妇如何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孟路阳主任给了几点建议。
第一,应注意不要长时间站立,不要久坐不动,不要经常盘腿而坐,也不要时常步行走远路。平时要注意勤变换体位,如白天在办公室久坐时,半个小时就站起来走动一下,使脚部得到活动。
第二,可以尝试做下肢回流运动,若平躺在床上,下肢应抬高至与心脏呈15°到30°。
第三,在穿衣方面,孕产妇的内衣、内裤要宽松一些,不要穿会勒腹部及下肢的衣物,以免影响静脉血液回流。若要穿高弹力的袜子,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不要擅自尝试。
第四,吃的方面,应多吃富含纤维素类的食物,达到通便的效果。
最后,孟路阳主任想通过时报提醒孕产妇:“一旦出现下肢莫名的肿痛,务必要及时到血管外科,找专业医生寻求帮助,不要拖延或掉以轻心。”
白癜风的发病年龄白癜风什么症状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