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因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与肺血栓栓塞症(PTE)。与正常人比较静脉血栓栓塞症更常见于肿瘤患者。临床数据显示,VTE目前已成为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恶性肿瘤合并VTE的发生率为4%~20%,是除恶性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大原因。研究显示,肺癌、胰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等是常见的合并VTE的肿瘤类型。更为可怕的是,约80%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无临床症状,被称为“沉寂的杀手”,因此应该引起我们重视。
一、肿瘤患者合并VTE有什么危害?
(1)导致肿瘤患者VTE发生率升高的主要有肿瘤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患者相关因素等。一项研究显示,多种恶性肿瘤均可导致VTE增高,而肿瘤患者在不同病程中发生VTE的风险也不尽相同。
(2)合并肿瘤的VTE患者复发风险高
(3)合并VTE的肿瘤患者预后更差有研究比较了肿瘤合并与不合并DVT患者远处转移和1年生存率后发现,远处转移发生率在肿瘤合并DVT患者中更常见,1年生存率也更低。
(4)合并VTE的肿瘤患者死亡率更高
因此,我们应该对肿瘤患者进行广泛的筛查,尽早确诊潜在的、无症状的DVT患者,预防栓子脱落造成肺栓塞,并及时对DVT阴性的高危患者进行DVT的一级预防。
二、常规检查方法有哪些?
(1)血浆D-二聚体测定:灵敏度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动态观察变化。
(2)多普勒超声检查:是DVT检查的首选方法。
(3)螺旋CT静脉成像:准确性较高,可同时检查腹部、盆腔和下肢深静脉情况。
(4)MRI静脉成像:能准确显示髂、股、腘静脉血栓,但不能满意地显示小腿静脉血栓。
(5)静脉造影:准确性高,可有效判断有无血栓形成、形成血栓的部位、范围、形成时间和侧支循环情况。
三、如何治疗VTE?
(1)溶栓:消除血栓,预防血栓后综合征,减少出血风险。
(2)取栓:迅速解除梗阻,缓解症状;但存在手术创伤和并发症,是对肿瘤患者的二次打击。
(3)下腔静脉滤器:减少肺栓塞(PE)发生,适用于有抗凝禁忌者。这种方式不能从机制上治疗疾病,且应警惕滤器相关并发症和DVT复发。
(4)抗凝:①对于肿瘤合并新诊断的VIE患者(无严重肾功能不全),推荐给予低分子量肝素,起始抗凝5~10天;
②对于长期抗凝治疗,推荐低分子量肝素至少6个月,华法林适用于不能接受低分子量肝素的患者;
③对于某些活动性肿瘤,例如合并转移性疾病的肿瘤、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建议给予6个月以上的抗凝治疗。
④对于合并肿瘤的血栓患者应个体化评估复发和出血风险,进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⑤PE合并活跃恶性肿瘤患者推荐使用低分子量肝素;
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导致相关的上肢静脉血栓(UEDVT)形成,患者在抗凝治疗时,如果留置导管仍然可以使用而且治疗上需要,中央导管不必拔除;已拔管患者则应给予3个月的抗凝治疗。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最好的十佳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