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学民张韬张小明刘慧鑫蒋京军李伟焦洋贺致宾何长顺
(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目的
探讨经不同途径导管接触溶栓(catheter-directedthrombolysis,CDT)和外周静脉系统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年1月~年11月我科85例DVT的临床资料,其中CDT组47例(动脉CDT组25例,静脉CDT组22例),静脉系统溶栓组38例,3组均在抗凝基础上给予尿激酶万U/d持续泵入,CDT组同期行下腔静脉临时滤器植入术,比较3组患肢深静脉溶栓率、消肿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中央型DVT血栓溶栓率静脉CDT组最高(81.3±18.4)%,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5.1±17.6)%(q=6.,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2.1±10.1)%(q=9.,P0.05)。
周围型DVT血栓溶栓率动脉CDT组最高(66.7±22.3)%,与静脉CDT组(45.8±21.7)%无统计学差异(q=2.,P0.05),但显著高于静脉系统溶栓组(43.7±15.2)%(q=3.,P0.05)。
混合型DVT血栓溶栓率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其中静脉CDT组最高(71.7±18.2)%,显著高于动脉CDT组(55.1±9.3)%(q=3.,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8.6±12.5)%(q=7.,P0.05))。静脉CDT组消肿率(61.7±19.1)%,显著高于动脉CDT组(41.2±10.1)%(q=7.,P0.05)和静脉系统溶栓组(33.6±12.2)%(q=10.,P0.05)。
3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0%(3/25)、9.1%(2/22)、22.6%(8/35),无统计学差异(χ2=2.,P=0.)。
结论
CDT治疗下肢DVT疗效好于外周静脉系统溶栓。中央型和混合型DVT,静脉CDT为首选方案;周围型DVT,动脉CDT疗效优于静脉途径。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静脉系统溶栓
附原稿: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第3期全文(26-10)《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第3期全文(26-10)《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第3期全文(26-10)《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第3期全文(26-10)《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第3期全文(26-10)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