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20-2-22 12:29:28   点击数: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固,阻塞静脉官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危重病症。长期卧床、血管损伤、恶性肿瘤、肥胖、血栓史、下肢静脉曲张、老年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等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常见原因,因下肢深静脉血栓有脱落导致肺栓塞的风险,因此对于胸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至关重要。

术后易形成深静脉血栓的原因?

1、因为手术容易损伤血管壁,促进血小板凝聚功能加强,纤维蛋白溶解能力下降,加之恶性肿瘤本身就释放促凝物质,提高血液凝血因子活性,导致血液黏稠。

2、手术麻醉时周围静脉扩张,切口疼痛,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使下肢肌肉长期处于松弛状态,重力作用使下肢血液回流受阻,血流缓慢。

3、静脉注射具有刺激性药物溶液和高渗溶液会刺激静脉内膜,导致静脉炎和形成静脉血栓。

早期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因此术后要尽早适度地活动下肢。

怎么进行下肢活动?

手术清醒后就可以在床上进行下肢活动,先从脚腕向左、向右旋转开始,膝关节也可以交替弯曲、伸直。

术后根据自身的情况随时进行下肢活动,尽早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减少术后腹胀,减少并发症。

一般术后第1日晨起即可下床或在床旁站立移步。注意引流管的妥善保护,如果出现头晕、气促、心悸和大汗的情况停止活动。

术后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宜,如果感到眩晕,休息几小时再下床。

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还要辅助机械性预防的方法,如按摩下肢、间歇性压力泵等方法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或者医生使用抗凝药物预防,如低分子肝素类。

怎么有效按摩下肢?

方法:垫高脚跟,使小腿悬空,从足远端开始向近端按摩,抓捏按摩腓肠肌、股二头肌、股四头肌,每次抓捏5秒,放松5秒,每侧5-6分钟,压力适中。

因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有导致肺栓塞致猝死的风险,因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重要,术后早期下床活动,辅助按摩下肢、间歇性压力泵等方法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根据术后情况必要时应用抗凝药物。

了解更多胸外科科普知识,请







































儿童得白癜风的原因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cs/10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