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治疗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17-6-5 23:17:46   点击数:
   一、压力治疗定义

压力治疗又称加压疗法,是指通过对人体体表施加适当的压力,以预防或抑制皮肤疤痕增生、防治肢体肿胀的治疗方法。在增生性疤痕的治疗中,压力治疗是目前最具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之一。使用材料:有一定弹力和张力的尼龙类织物(使用双苯二甲酸、已二酯纤维及含有聚氨甲酸已酯的合体纤维组成的朱罗纱立体织物)、弹力绷带、硅凝胶、记忆性压力软垫、低温板材制作的支架等。

二、疤痕形成原因

皮肤疤痕的形成是皮肤自身对皮肤创伤的自我修复的产物。造成瘢痕的原因很多,有生疮、水痘后遗症、烧伤、烫伤、电灼伤、摔伤、刀伤、车祸、手术,植皮术、激光术、液氮术、磨皮术、抓伤、过敏等各种原因。原因尽管各异,但最终对皮肤造成的伤害是一致的:疤痕。增生性瘢痕中含有大量肌成纤维细胞,其内富含α-actin,是伤口收缩和瘢痕挛缩的动力来源。在身体遭受创伤之时,伤处立即有血液流出,流出的血液很快形成凝块,对伤口进行临时性的保护。然后形成新生的结缔组织,新生的结缔组织表面被新生的上皮覆盖,内部有血管和胶原纤维等长入,在临床上表现为瘢痕愈合。于是,瘢痕乃伤口愈合的重要产物,疤痕是创伤愈合过程中必然的必需的产物,增生性的瘢痕可进行压力治疗。亚洲人皮肤大多数倾向于瘢痕体质。肤色深的种族发生率是肤色浅种族的15倍。

三、压力治疗原理

压力衣、压力垫等可以对疤痕产生一个持续适当的压力,造成局部缺血、缺氧,使肌成纤维细胞产生退行性变,产生胶原纤维的能力降低,另外使细胞中α巨球蛋白减少,对胶原酶的抑制作用减弱,利于胶原酶的出现,从而破坏胶原纤维,使螺旋状胶原纤维变为平行排列。

四、压力治疗后瘢痕的变化

瘢痕过度增生所致的痛痒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瘢痕软化;组织学观察,胶原纤维变细,排列规则;电镜检查,成纤维细胞减少等;扫描电镜不见胶原纤维结节状结构;临床症状体征和功能亦得到相应改善。

五、压力治疗适应症

1、术后、烧伤等引起的增生性疤痕;2、水肿;3、截肢残端塑形,方便佩戴假肢;4、从事久坐或久站的人群,预防下肢静脉曲张;5、预防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深血栓的形成;6、切口疝或腹股沟疝等,提供外在压力抵抗腹内压,阻止疝块突出,促使疝内容物纳回腹腔,减少痛楚不适;7、孕妇耻骨疼痛等,运用骨盆压力带提供外在压力,稳固骨盆,阻止耻骨过渡分离或移位,减少姿势转移时疼痛不适;8、产后修身;9、减肥等。









































治愈白癜风费用
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jbcs/6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