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Post-ThrombosisSyndrome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随着时间推移,静脉内血栓机化,静脉壁粘连,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加之,静脉瓣膜被破坏,静脉血液逆流,导致下肢静脉高压,下肢长期处于瘀血状态,出现一系列综合表现。
主要有下肢沉重、肢体肿胀,浅静脉曲张,瘀积性皮炎,静脉性溃疡等一系列临床表现,静脉性溃疡长期不能愈合或愈合后仍反复发作,甚至会癌变,或需要截肢治疗,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一、什么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液凝结,导致其管腔堵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往往是急性发病,典型的症状是突然下肢肿胀,下肢比健侧会明显增粗,小腿肌肉会有明显的压痛,肌张力会高,严重的不能下地走路。看上去下肢皮肤颜色还会发青紫、发暗红等。
●●●
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的表现?
通常发生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1~2年,典型的症状包括受累肢体疼痛、发沉、肿胀、痉挛、痒感,上述症状可单独或联合出现,可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通常在站立或长时间行走后加重,休息或抬高患肢则有所减轻。PTS常见体征包括肢体水肿、足踝部或更大范围的毛细血管扩张、足靴区皮肤色素沉着、瘀滞性皮炎,严重者可出现慢性久治不愈的静脉性溃疡。此外,还可出现继发性静脉曲张。
●●●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的预防
1.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严重并发症时可选择急诊外科手术取栓。
2.研究显示,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如只单纯抗凝治疗,大量血栓残留在静脉腔内,导致瓣膜破坏及静脉返流、静脉高压,最终导致血栓形成后综合症。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恢复静脉通畅或许可以保存静脉瓣膜功能,防止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系统性溶栓治疗,以及新近开展的经导管溶栓治疗技术(CDT)的结果支持这一假设,对于近端静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股静脉)CDT治疗24个月的血栓形成后综合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抗凝治疗。
3.使用血栓抽吸装置可有效清除深静脉内血栓,必要时可联合置管溶栓清除残余血栓。
4.具有压力梯度的弹力医疗袜(ECSs)可降低静脉高压、减轻水肿并改善组织微循环。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长期使用ECSs对于预防症状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的有效性。
传统取栓手术
unifuse溶栓导管置管溶栓
血栓抽吸装置
医用弹力袜
●●●
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的微创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中重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的患者,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症的目的及方法为:改善静脉回流障碍:通过球囊扩张闭塞闭塞髂股静脉,置入静脉支架,使高压静脉血液回流,以达到缓解静脉高压的目的。对于髂静脉存在解剖学外压导致管腔狭窄的情况(如Cocket综合症),也可通过腔内植入支架的方法解除狭窄。
术后左下肢水肿消失,色素沉着减退,患肢沉重感消失。
●●●
医院血管外科门诊:门急诊大楼4楼时间:周一到周五全天
住院部:门急诊大楼25楼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