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
在我国,因病毒性肝炎引发的肝衰竭曾被称为重型肝炎,主要见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HBV感染的自然病程复杂多变,从无明显症状的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到慢性肝炎、肝硬化等各种状态。
乙型肝炎重症化是指乙型肝炎从轻症(轻、中度炎症)发展至重症(肝衰竭)的过程。
01什么是肝衰竭?肝功能衰竭,简称肝衰竭,是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疽、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乙型肝炎重症化是指乙型肝炎从轻症(轻、中度炎症)发展至重症(肝衰竭)的过程。在临床表现上,患者出现进展性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疽、肝性脑病、腹水等。乙型肝炎重症化主要表现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展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过程。
02肝衰竭,真的很“要命”伴随着肝细胞短期内的大量坏死,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1)早期患者出现乏力、虚弱,消化道症状进行性加重,食欲下降,厌油厌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此期突出的表现是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以肝细胞性黄疸为主,血清胆红素迅速上升,每日上升幅度往往>17.1μmol/L(1mg/dl),并出现胆酶分离现象。患者凝血酶原活动度在40%~30%之间,但未发生明显的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如诱发因素和机体免疫反应得以及时控制,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好转、黄疸缓慢消退、凝血功能好转,凝血酶原活动度渐恢复至40%以上。
(2)如病情无法得以及时控制,肝衰竭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表现为食欲极差,甚至可出现顽固性呕吐、呃逆。同时患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扑翼样震颤等Ⅱ期肝性脑病表现或明显腹水、出血倾向,凝血酶原活动度30%~20%。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不足10%。
(3)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出现难治性并发症,如肝肾综合征、严重出血倾向、内毒素血症、严重感染、难以纠正的电解质紊乱或Ⅱ期以上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20%。此时患者病死率极高,多需肝移植治疗才有生存的希望。
03如何预防和阻止肝衰竭?抗病毒治疗是目前预防和阻止慢性乙型肝炎重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HBV是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在疾病早期有效地抗病毒治疗能降低患者机体的病毒载量,抑制已受感染的肝细胞产生病毒的能力,减少坏死后新生的肝细胞被病毒感染的机会,减轻肝脏炎症,有利于患者肝功能恢复,而中晚期患者免疫反应经自身调节后已减弱,HBVDNA对病情进展及预后的影响已明显减弱,远小于其他因素,但对预防复发仍有一定的意义。
若肝细胞大量坏死,患者发生了多器官(肝、肾、脑等)功能进一步受损,可以采用人工肝治疗,清除患者体内的毒性物质,暂时替代肝脏部分的解毒和代谢功能,阻断已形成的恶性循环,为患者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大量临床实践表明,人工肝支持治疗在阻止乙性肝炎重症化进展方面疗效确切,早期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病死率。
总结目前尚缺乏可早期预示乙型肝炎重症化发生、发展的敏感、可靠的指标。
早期抗病毒治疗和人工肝支持治疗是阻止乙型肝炎重症化的重要手段。
建立有效的早期预警和病程监测评估体系,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有效的干预手段,是降低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希望所在。
本文改编自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感染病科宁琴教授等在《实用肝脏病杂志》撰写的《乙型肝炎重症化的概念及自然史》
有兴趣的朋友可阅读原文↓↓↓乙型肝炎重症化的概念及自然史
郭威,李维纳,宁琴
乙型肝炎;肝衰竭;重症化
DefinitionandnaturalhistoryofseverehepatitisBGuoWei,LiWeina,NingQin.DepartmentofInfectiousDisease,TongjiHospital,TongjiMedical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China
[Keywords]HepatitisB;Hepaticfailure;Severehepatitis
作者单位: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感染病科
通讯作者:宁琴,E-mail:qning
vip.sina.广州白癜风医院北京最权威的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