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患者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16-11-23 9:25:27   点击数:
  

长期卧床患者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健康导读: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该病一直在临床上深受重视。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是血液滞缓,静脉壁的损伤和高凝状态。长期卧床休息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致使血流滞缓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妊娠期或产后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更容易形成血栓。例:术后、创伤、骨折、ICU重症等需要卧床的患者,还有前置胎盘妊娠期内都不能下床活动者、早产保胎需长期卧床者及其他合并症的高危孕产妇,产后”坐月子”也需要卧床,我们应如何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呢?

1

对于增加长期卧床的病人的活动量非常重要。在病人不能下床活动之前,病人家属应每日给病人做下肢的按摩,重点是按摩下肢的肌肉组织。按摩时,应从下而上的循序进行,每次重复按摩时都应从小腿远端开始,如果不能定时帮助患者按摩可以给患者穿上医疗抗血栓压力带(医疗弹力袜),这样能加速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加速血液流动,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很有效的。

2

能自主活动但不能下床的病人,尽量自己活动下肢。最简单的动作就是屈伸膝关节和踝关节。方法是:用力向下伸脚,尽量使踝关节伸直,保持1~2秒钟;然后用力将脚背屈(钩脚),再保持1~2秒钟,如此反复练习,可调动小腿肌肉泵的作用,加速下肢静脉血的流速,也有利于下肢静脉的回流,可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3

妊娠期的孕妇都有一定程度的腿部水肿,又因激素和胎儿压迫的因素属于静脉血栓高危人群,若因特殊原因需要卧床,首先孕妇的最佳睡眠姿势是采取左侧卧位,在妊娠晚期,子宫呈右旋转,左侧卧位可改善子宫的右旋转程度,由此可减轻子宫血管张力,增加胎盘血流量,改善子宫内胎儿的供氧状态,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侧卧位还能解除子宫压迫,改善静脉回了,也可在小腿下垫枕头,帮助下肢静脉回流,或是穿戴医疗抗血栓压力带,不但能消除孕期疲劳还可缓解腿部水肿,可预防深静脉血栓,产后妈妈大多因“坐月子”而卧床,增加了深静脉血栓风险,产后妈妈应在可以下床的前提下,适当下床活动,或是穿着医疗抗血栓压力带,帮助静脉回流,辅助身体恢复,帮助静脉回流,可有效地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4

做好心理支持,医护人员在观察、护理过程中应注意病人双下肢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的深压痛。告知发病的原因,让家属配合,患者放松心情,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五项等相关检查。预防长期卧床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更多精彩









































北京哪个地方能治好白癜风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tjyy/1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