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疗进展

文章来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布时间: 2016-11-26 17:14:10   点击数: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thrombosis,DVT)指血液在深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危害置换术后患者生命健康的常见并发症。DVT好发于下肢深静脉,按照发生部位可分为小腿静脉血栓形成、股静脉血栓形成及髂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和股总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左侧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较右侧多。近年来也有学者将DVT分为下肢远端DVT和近端DVT,其中远端DVT包括腘静脉及以远的小腿静脉血栓形成,近端DVT包括腘静脉及其以上的股浅静脉、股深静脉及髂股静脉的血栓形成[1]。

一、流行病学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国内外报道不尽相同。西方文献报道欧美人种在无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为42%~57%,近端DVT发生率为18%~36%[2-4]。国内的研究数据显示,关节置换术后未经血栓预防性治疗的患者DVT发生率为20.6%~40.0%[5-6]。目前普遍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骨科大手术后患者的DVT发生率与欧美国家相近。但也有文献报道,在不使用药物预防的情况下,亚洲国家的症状性DVT发生率仍低于欧美国家[7]。

二、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

深静脉血栓成因的探讨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血栓栓塞性疾病发病机制研究的主要方向,目前主要的解释机制为Virchow理论[8],即血流淤滞、血管壁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涉及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疾病,任何导致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Virchow三要素发生变化的因素均可以成为DVT的高危因素[9],如VLeiden变异、抗凝血酶缺乏症、先天性纤溶异常、创伤骨折、外科手术及止血带的应用、既往静脉血栓栓塞(venousthromboembolism,VTE)病史、制动、恶性肿瘤、高龄、人工植入物等。

对于关节置换手术而言,骨科大手术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极高危险因素[10-12],另外已确认的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因素还包括超过30min的全身麻醉。一般研究结果显示,危险因素越多,发生

VTE的风险越大,骨科大手术伴有其他危险因素时,患者术后VTE的风险更高。

三、诊断及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50%~80%的DVT无明显临床表现,因此,目前DVT的诊断率尚不能令人满意。对于有症状DVT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辅助检查;对于无症状性DVT,诊断则主要依靠辅助检查。我们研究发现,DVT患者中无症状者可达57.8%(26/45),而无DVT患者中14%出现了DVT的症状[13]。因此,对于DVT的诊断,辅助检查必不可少。常见的辅助检查包括针对机体高凝状态预测指标的检测和影像学检查。前者主要包括D-二聚体、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hrombinAT-Ⅲ







































北京哪里专业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wsqm.com /tjyy/1690.html